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8页 |
一、对比分析、中介语与偏误分析 | 第11-12页 |
二、词语偏误分析的国别化研究 | 第12-13页 |
三、词语偏误分析的研究角度 | 第13-14页 |
四、生造词与新造词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五、现代汉泰语构词法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泰国学生汉语生造词的类型及其分析 | 第18-38页 |
第一节 泰国学生汉语生造词的相关定义及标准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泰国学生汉语生造词的偏误类型及数量统计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泰国学生汉语生造词的偏误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 第21-36页 |
一、语素误代及其成因 | 第21-27页 |
二、语素增减及其成因 | 第27-29页 |
三、语素错序及其成因 | 第29-30页 |
四、语素杂糅及其成因 | 第30-31页 |
五、简缩造词及其成因 | 第31-32页 |
六、类比造词及其成因 | 第32-34页 |
七、无相同语素及其成因 | 第34-36页 |
八、其他错误 | 第3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减少泰国学生汉语生造词的教学建议 | 第38-47页 |
第一节 加强汉泰语词汇对比教学 | 第38-40页 |
一、注意汉泰语词汇在语义和结构上存的差异 | 第38-39页 |
二、汉泰对比应分阶段进行并贯穿词汇教学始终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树立语素法教学意识 | 第40-43页 |
一、适当运用语素法可以有效减少生造词偏误 | 第40-41页 |
二、语素法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41-42页 |
三、语素法在减少生造词偏误中的应用举例 | 第42-43页 |
第三节 适当讲解汉语造词、构词及构形知识 | 第43-4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本研究的发现 | 第47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