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各种食用油论文--特种油论文

母乳脂替代脂的酶法制备及其功能性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母乳脂第17-19页
        1.1.1 母乳脂的脂肪酸及其分布特点第17-18页
        1.1.2 母乳脂在婴儿体内的消化吸收特点第18-19页
        1.1.3 母乳脂中的脂肪酸对钙、镁吸收的影响第19页
    1.2 母乳脂替代脂(HMFS)第19-24页
        1.2.1 HMFS的定义与发展第19-20页
        1.2.2 HMFS的合成方法与研究进展第20-23页
        1.2.3 HMFS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3-24页
    1.3 HMFS的功能性研究进展第24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4-27页
        1.4.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24-25页
        1.4.2 主要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HMFS的酶法制备工艺研究第27-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7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7-28页
        2.1.3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1.4 HMFS酶法制备工艺单因素试验第30-31页
        2.1.5 HMFS酶法制备工艺Box-Behnken试验设计第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2.2.1 酶法酯交换单因素试验结果第31-33页
        2.2.2 响应曲面优化酶法酯交换制备HMFS的工艺试验结果第33-39页
        2.2.3 原料油与HMFS主要脂肪酸组成分布的检测结果与对比分析第39-41页
        2.2.4 DSC融化曲线测定结果分析第41-42页
        2.2.5 酶的重复利用效果分析第42页
    2.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HMFS的分子蒸馏分离纯化第44-5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3.1.1 材料与试剂第44页
        3.1.2 仪器与设备第44页
        3.1.3 试验方法第44-45页
        3.1.4 分子蒸馏脱酸工艺单因素试验第45-46页
        3.1.5 分子蒸馏脱酸工艺Box-Behnken试验设计第46页
        3.1.6 HMFS理化性质的测定第46页
        3.1.7 HMFS的储存稳定性研究第46-4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7-53页
        3.2.1 分子蒸馏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7-48页
        3.2.2 分子蒸馏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3.2.3 猪板油和产物HMFS的理化性质第52-53页
        3.2.4 HMFS的氧化稳定性分析第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HMFS的功能性评价第55-68页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55-56页
        4.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环境第55页
        4.1.2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55页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55-56页
    4.2 试验方法第56-60页
        4.2.1 试验动物分组与饲养第56-57页
        4.2.2 试验样本收集第57-58页
        4.2.3 脂肪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第58页
        4.2.4 样本脂肪酸组成测定第58页
        4.2.5 粪便矿物质分析第58-59页
        4.2.6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第59页
        4.2.7 小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的测定第59-60页
        4.2.8 统计学分析第6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0-67页
        4.3.1 HMFS对小肠内容物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60-61页
        4.3.2 HMFS对大鼠生长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4.3.3 HMFS对脂肪吸收的影响第62-64页
        4.3.4 HMFS对大鼠血清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64页
        4.3.5 HMFS对矿物质吸收的影响第64-65页
        4.3.6 HMFS对大鼠小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第65-66页
        4.3.7 HMFS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66-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麻纤维装饰语言的表达及其多元化发展
下一篇:马铃薯渣膳食纤维提取、改性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