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 鸡蛋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涂膜保鲜贮藏原理 | 第12-13页 |
2 鸡蛋在贮藏保鲜期间内部品质的变化 | 第13-16页 |
2.1 物理变化 | 第14页 |
2.2 化学变化 | 第14-15页 |
2.3 生理学变化 | 第15页 |
2.4 微生物学变化 | 第15-16页 |
3 鸡蛋涂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3.1 鸡蛋涂膜保鲜材料 | 第16-19页 |
3.2 鸡蛋涂膜保鲜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3.3 国内外鸡蛋涂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鸡蛋涂膜保鲜剂中抑菌物质的筛选 | 第25-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1.1 材料 | 第25-26页 |
1.1.1 菌种 | 第25页 |
1.1.2 培养基 | 第25-26页 |
1.1.3 试剂 | 第26页 |
1.1.4 仪器 | 第26页 |
1.2 方法 | 第26-28页 |
1.2.1 培养基的制备 | 第26页 |
1.2.2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6-27页 |
1.2.3 实验设计 | 第27页 |
1.2.4 抑菌圈直径 | 第27页 |
1.2.5 最小抑菌浓度 | 第27-28页 |
1.2.6 抑制率的测定 | 第28页 |
1.2.7 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28页 |
1.2.8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2.1 植物精油的抑菌圈直径的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2.2 植物精油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2.3 复合抑菌物质的正交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2.4 复合抑菌物质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33页 |
2.5 复合抑菌物质的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3.1 结论 | 第34-35页 |
3.2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鸡蛋涂膜保鲜剂的配制 | 第36-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1.1 材料 | 第36-37页 |
1.1.1 原料 | 第36页 |
1.1.2 试剂 | 第36-37页 |
1.1.3 仪器 | 第37页 |
1.2 方法 | 第37-40页 |
1.2.1 实验设计 | 第37-39页 |
1.2.2 测定油-水体系所需的HLB值 | 第39页 |
1.2.3 复合乳化剂的选择 | 第39页 |
1.2.4 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39-40页 |
1.2.5 酸价的测定 | 第40页 |
1.2.6 粘度的测定 | 第40页 |
1.2.7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40页 |
1.2.8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7页 |
2.1 乳化性涂膜保鲜剂油-水体系所需HLB值的测定 | 第40-41页 |
2.2 乳化性涂膜保鲜剂中复合乳化剂的选择 | 第41-43页 |
2.3 乳化性涂膜保鲜剂配制工艺的优化 | 第43-47页 |
2.4 油溶性涂膜保鲜剂中抗氧化剂(V_E)用量的确定 | 第47-49页 |
2.5 油溶性涂膜保鲜剂中抗氧化剂协同物质柠檬酸用量的确定 | 第49-51页 |
2.6 乳化性和油溶性涂膜保鲜剂配方结果 | 第51-52页 |
2.7 乳化性和油溶性涂膜保鲜剂性质的测定 | 第52-53页 |
2.8 涂膜保鲜剂覆盖蛋壳表面气孔的电镜(SEM)扫描结果 | 第53-57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3.1 结论 | 第57页 |
3.2 讨论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涂膜保鲜剂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 第59-8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4页 |
1.1 材料 | 第59-60页 |
1.1.1 原料 | 第59页 |
1.1.2 试剂 | 第59-60页 |
1.1.3 仪器 | 第60页 |
1.2 方法 | 第60-64页 |
1.2.1 实验设计 | 第60-62页 |
1.2.2 感官评价标准 | 第62页 |
1.2.3 失重率的测定 | 第62-63页 |
1.2.4 哈夫单位的测定 | 第63页 |
1.2.5 蛋黄指数的测定 | 第63页 |
1.2.6 蛋白系数的测定 | 第63页 |
1.2.7 蛋白pH值的测定 | 第63页 |
1.2.8 数据处理 | 第63-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85页 |
2.1 鸡蛋在高温(37℃)条件下的感官评价结果 | 第64-70页 |
2.2 鸡蛋在高温(37℃)条件下失重率的变化 | 第70-71页 |
2.3 鸡蛋在高温(37℃)条件下哈夫单位的变化 | 第71-73页 |
2.4 鸡蛋在高温(37℃)条件下蛋黄指数的变化 | 第73-74页 |
2.5 鸡蛋在高温(37℃)条件下蛋白系数的变化 | 第74-76页 |
2.6 鸡蛋在高温(37℃)条件下蛋白pH值的变化 | 第76-77页 |
2.7 鸡蛋在常温条件下的感官评价结果 | 第77-79页 |
2.8 鸡蛋在常温条件下失重率的变化 | 第79-81页 |
2.9 鸡蛋在常温条件下哈夫单位的变化 | 第81-82页 |
2.10 鸡蛋在常温条件下蛋黄指数的变化 | 第82-83页 |
2.11 鸡蛋在常温条件下蛋白系数的变化 | 第83-84页 |
2.12 鸡蛋在常温条件下蛋白pH值的变化 | 第84-8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5-87页 |
3.1 结论 | 第85页 |
3.2 讨论 | 第85-87页 |
第五章 鸡蛋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87-10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7-88页 |
1.1 材料 | 第87页 |
1.1.1 原料 | 第87页 |
1.1.2 试剂 | 第87-88页 |
1.1.3 仪器 | 第88页 |
1.2 方法 | 第88-91页 |
1.2.1 实验设计 | 第88-89页 |
1.2.2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89页 |
1.2.3 蛋白粘度的测定 | 第89页 |
1.2.4 蛋白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89页 |
1.2.5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第89-90页 |
1.2.6 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 第90页 |
1.2.7 起泡性能的测定 | 第90页 |
1.2.8 乳化性能的测定 | 第90-91页 |
1.2.9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第91页 |
1.2.10 数据处理 | 第9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1-101页 |
2.1 鸡蛋在贮藏期间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第91-93页 |
2.2 鸡蛋在贮藏期间蛋白粘度的变化规律 | 第93-94页 |
2.3 鸡蛋在贮藏期间蛋白表面张力的变化规律 | 第94-95页 |
2.4 鸡蛋在贮藏期间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规律 | 第95-96页 |
2.5 鸡蛋在贮藏期间游离脂肪酸的变化规律 | 第96-97页 |
2.6 鸡蛋在贮藏期间蛋白起泡能力的变化规律 | 第97-98页 |
2.7 鸡蛋在贮藏期间蛋黄乳化能力的变化规律 | 第98-99页 |
2.8 鸡蛋在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 | 第99-10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101-102页 |
3.1 结论 | 第101页 |
3.2 讨论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1 结论 | 第102-103页 |
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03页 |
3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附录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