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词“上”、“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范围 | 第7-8页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8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方位词范围界定 | 第8-9页 |
1.2.2 方位词词类界定 | 第9页 |
1.2.3 方位词的语法意义研究 | 第9页 |
1.2.4 方位介词结构方面的研究 | 第9-10页 |
1.2.5 对外汉语中的方位词研究 | 第10-11页 |
1.3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语料来源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方位词“上”、“下”的认知理解 | 第12-19页 |
2.1 方位词“上”的认知理解 | 第12-16页 |
2.2 方位词“下”的认知理解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方位词“上”、“下”的偏误分析 | 第19-24页 |
3.1 方位词“上”、“下”偏误的类型分析 | 第19-22页 |
3.1.1 方位词“上”、“下”语音方面的偏误 | 第19页 |
3.1.2 方位词“上”、“下”语义方面的偏误 | 第19-20页 |
3.1.3 方位词“上“、”下”语法方面的偏误 | 第20-22页 |
3.2 方位词“上”、“下”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3.2.1 母语知识负迁移 | 第22页 |
3.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22-23页 |
3.2.3 教学误导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方位词“上”、“下”的教学与建议 | 第24-27页 |
4.1 方位词“上”、“下”的教学策略 | 第24-25页 |
4.1.1 认知教学法 | 第24页 |
4.1.2 对比教学法 | 第24-25页 |
4.2 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建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