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HNCJ学院教职工心理契约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0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第9-10页
2 相关理论概述第10-18页
    2.1 文献综述第10-12页
        2.1.1 国外研究心理契约的文献综述第10-11页
        2.1.2 国内研究心理契约的文献综述第11-12页
    2.2 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维度及类型第12-15页
        2.2.1 心理契约的内容第12-13页
        2.2.2 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第13-14页
        2.2.3 心理契约的类型第14-15页
    2.3 心理契约的特点和作用第15-16页
        2.3.1 心理契约的特点第15页
        2.3.2 心理契约的作用第15-16页
        2.3.3 心理契约的破裂第16页
    2.4 心理契约管理第16-18页
3 合并后的HNCJ学院的基本介绍第18-23页
    3.1 两校合并的背景情况第18-20页
    3.2 两校合并前的基本情况第20页
    3.3 两校合并后的现状第20-23页
4 HNCJ学院教职工心理契约现状调查第23-31页
    4.1 调查问卷设计第23-26页
        4.1.1 教职工心理契约构成因素分析第23-25页
        4.1.2 教职工对学校心理契约构成因素分析第25-26页
    4.2 调查问卷统计第26-28页
        4.2.1 教职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统计第26-27页
        4.2.2 学校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统计第27-28页
    4.3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第28-31页
        4.3.1 关于学校应尽责任义务的认知结果分析第28-29页
        4.3.2 关于教职工应尽责任义务的认知结果分析第29-31页
5 HNCJ学院教职工心理契约管理分析第31-37页
    5.1 学院教师层面第31-33页
        5.1.1 教师岗位调整第32页
        5.1.2 教师薪酬激励机制有限第32-33页
        5.1.3 教师进修培训机会不足第33页
    5.2 学院后勤服务者层面第33-34页
        5.2.1 教职工与学校间认知差距第33-34页
        5.2.2 教职工心理契约破坏第34页
    5.3 学院管理者层面第34-37页
        5.3.1 教职工对新校适应能力不足第34-35页
        5.3.2 管理层与教职工在责任义务认知上趋势一致第35-37页
6 对策及建议第37-43页
    6.1 对学校提出对策和建议第37-40页
        6.1.1 提高教职工薪酬待遇第37-38页
        6.1.2 优化激励机制第38-39页
        6.1.3 加强学校与教职工信息沟通第39-40页
        6.1.4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第40页
    6.2 对教职工提出对策和建议第40-43页
        6.2.1 调整思想认识尽快适应新校发展第41页
        6.2.2 关爱学生第41页
        6.2.3 重视团队协作第41-42页
        6.2.4 提高工作能力第42-43页
7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 HNCJ学院教职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利他知行的现实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以鞍山市为例
下一篇:网络实验课程资源生态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