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一) 对外汉语教师素质培养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二)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训问题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三) 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学历培养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四) 区域化、国别化海外汉语教学师资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五) 缅甸本土华文师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4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四、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理论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师资培养概况 | 第16-27页 |
第一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现状调查分析 | 第16-21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6页 |
二、缅甸本土汉语教师现状 | 第16-21页 |
第二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师资培养现状 | 第21-27页 |
一、短期培训模式 | 第21-23页 |
二、函授学历(专科、本科)培养模式 | 第23-27页 |
第二章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分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构成依据 | 第27-3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二、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理论依据 | 第28-29页 |
三、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现实依据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的评估分析 | 第30-37页 |
一、学历需求强烈 | 第30-32页 |
二、培养目标明确 | 第32-33页 |
三、培养过程定向 | 第33-34页 |
四、实施方式多样 | 第34-36页 |
五、培养方式灵活 | 第36页 |
六、办学条件优越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评估分析 | 第37-42页 |
一、多样本课程内容横向比对评估 | 第38-39页 |
二、“三个基本”课程内容比对 | 第39-40页 |
三、实践性课程内容评估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学历培养模式分层次构建 | 第42-59页 |
第一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专科(1+1)培养模式 | 第42-44页 |
一、培养目标 | 第42页 |
二、培养规格 | 第42页 |
三、培养内容 | 第42-43页 |
四、培养方式 | 第43-44页 |
五、培养评估 | 第44页 |
第二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本科(2+2)学历培养模式 | 第44-47页 |
一、培养目标 | 第44-45页 |
二、培养规格 | 第45页 |
三、培养内容 | 第45页 |
四、培养方式 | 第45-47页 |
五、培养评估 | 第47页 |
第三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硕士(1+2)学历培养模式 | 第47-49页 |
一、培养目标 | 第47页 |
二、培养规格 | 第47页 |
三、培养内容 | 第47-48页 |
四、培养方式 | 第48-49页 |
五、培养评估 | 第49页 |
第四节 缅甸本土汉语教师本科(2+2)学历培养模式案例 | 第49-59页 |
一、招生条件 | 第50页 |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 第50页 |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 第50-51页 |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 第51页 |
五、中期考核 | 第51页 |
六、实习管理 | 第51页 |
七、学位论文 | 第51-52页 |
八、学位授予 | 第52页 |
九、课程设置计划表 | 第52-53页 |
十、课程描述 | 第53-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一、对策与思考 | 第59-60页 |
(一) 强化顶层设计,促进中缅教育界加强合作 | 第59页 |
(二) 学历师资培养与短期师资培训相互借鉴 | 第59-60页 |
(三) 推进缅甸本土汉语教师职业化进程 | 第60页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一) 缅方教育状况调研不足 | 第60页 |
(二) 量化研究不足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