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辛味富硒大蒜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 1 大蒜的营养与保健功能 | 第11-12页 |
| ·营养价值 | 第11页 |
| ·保健功能 | 第11-12页 |
| 2 硒的存在形式与生物学功能 | 第12-17页 |
| ·硒的分布及其存在形式 | 第12-14页 |
| ·硒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17页 |
| 3 硒对大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第17-19页 |
| ·促进植株生长 | 第17-18页 |
| ·促进叶绿素合成 | 第18页 |
| ·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 | 第18页 |
| ·增加大蒜产量 | 第18页 |
| ·改善大蒜品质 | 第18-19页 |
| 4 大蒜除臭和干燥技术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大蒜除臭技术 | 第19-20页 |
| ·大蒜干燥技术 | 第20-21页 |
| 5 富硒农产品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富硒米 | 第21-22页 |
| ·富硒茶 | 第22页 |
| ·富硒大麦 | 第22页 |
| ·富硒荞麦 | 第22页 |
| ·富硒芽类食品 | 第22页 |
| ·其他富硒农产品 | 第22-23页 |
| 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大蒜富硒参数优化 | 第23页 |
| ·蒜氨酸酶钝化技术研究 | 第23页 |
| ·低辛大蒜制品加工技术研究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 第二章 硒对大蒜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大蒜蛋白中的分布 | 第31-4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 ·富硒大蒜的生产工艺 | 第31-32页 |
|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3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 ·施硒浓度对大蒜株高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施硒浓度对大蒜假茎粗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施硒浓度对蒜头横径的影响 | 第35页 |
| ·施硒浓度对大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施硒浓度对大蒜不同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施硒浓度对大蒜中有机硒转化的影响 | 第37页 |
| ·硒在大蒜不同部位中的分布 | 第37-38页 |
| ·硒在大蒜不同生物大分子中的分布 | 第38页 |
| ·硒在大蒜不同蛋白组分中的含量 | 第38-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第三章 富硒大蒜干燥工艺研究 | 第43-6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页 |
| ·实验设计 | 第43-45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5-46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9页 |
| ·微波灭酶工艺研究 | 第46-58页 |
| ·热风干燥蒜片工艺研究 | 第58-59页 |
| 3 讨论 | 第59-60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富硒大蒜营养粉的研制 | 第63-7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8页 |
|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 ·试材处理 | 第63-64页 |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 ·富硒大蒜营养粉制备工艺 | 第64页 |
| ·试验设计 | 第64-66页 |
| ·指标测定与方法 | 第66-68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 ·富硒营养粉配方确定 | 第68-73页 |
| ·富硒大蒜营养粉风味优化 | 第73-74页 |
| ·富硒大蒜营养粉模糊综合评价 | 第74页 |
| ·富硒大蒜营养粉粘度 | 第74-75页 |
| ·富硒大蒜营养粉品质指标 | 第75页 |
| 3 讨论 | 第75-76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全文结论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