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缩写符号 | 第12-13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37页 |
| 1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情况 | 第15-16页 |
| ·我国肉鸡产业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 2 冰鲜鸡肉的含义及特点 | 第17-18页 |
| ·冰鲜鸡肉的含义 | 第17页 |
| ·冰鲜鸡肉的特点 | 第17-18页 |
| 3 肉及肉制品微生物来源 | 第18-19页 |
| ·内源性污染 | 第18-19页 |
| ·外源性污染 | 第19页 |
| 4 肉及肉制品污染微生物种类 | 第19-20页 |
| 5 PCR-DGGE技术 | 第20-24页 |
| ·PCR技术 | 第20-21页 |
| ·DGGE技术的发展及原理 | 第21-22页 |
| ·PCR-DGGE技术在肉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DGGE技术的优点 | 第23页 |
| ·DGGE技术的局限性及优化 | 第23-24页 |
| 6 屠宰加工过程微生物污染及菌相变化 | 第24-25页 |
| ·屠宰加工过程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24页 |
| ·屠宰加工过程操作工序点对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7 肉及肉制品保鲜理论 | 第25-27页 |
|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 第25页 |
| ·良好操作规范 | 第25-26页 |
| ·栅栏技术 | 第26页 |
| ·微生物预报技术 | 第26-27页 |
| 8 化学减菌剂 | 第27-29页 |
| ·乳酸 | 第27-28页 |
| ·其他的化学减菌剂 | 第28-29页 |
| 9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7页 |
| 第一章 冰鲜鸡肉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菌相变化分析 | 第37-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7-38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8页 |
| ·方法 | 第38-40页 |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 ·微生物传统培养数据分析 | 第40-42页 |
| ·DGGE图谱分析 | 第42-45页 |
| 3 讨论 | 第45页 |
| 4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第二章 肉鸡屠宰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分析 | 第49-6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0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50页 |
| ·方法 | 第50-5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 ·预冷池中水污染情况分析 | 第52-54页 |
| ·不同工序后肉鸡胴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 第54-55页 |
| ·不同工人手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 | 第55-57页 |
| ·空气中污染微生物情况分析 | 第57-58页 |
| 3 讨论 | 第58页 |
| 4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第三章 化学减菌剂对冰鲜鸡肉减菌效果的研究 | 第61-75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2-64页 |
| ·材料 | 第62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62页 |
| ·方法 | 第62-6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71页 |
| ·次氯酸钠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第64-65页 |
| ·磷酸钠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第65-66页 |
| ·醋酸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第66-67页 |
| ·乳酸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第67页 |
| ·酸化亚氯酸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 第67-68页 |
| ·复配抑菌剂最佳配比的优化 | 第68-71页 |
| 3 讨论 | 第71-72页 |
| 4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全文结论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