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三种天然抗氧化物质的简介 | 第11-15页 |
1.1.1 芦丁 | 第11-12页 |
1.1.2 金丝桃苷 | 第12-13页 |
1.1.3 维生素E | 第13-15页 |
1.2 自由基 | 第15页 |
1.2.1 自由基的概念 | 第15页 |
1.2.2 自由基的分类 | 第15页 |
1.2.3 自由基的作用 | 第15页 |
1.3 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 第15-17页 |
1.3.1 清除自由基 | 第16页 |
1.3.2 螯合金属离子 | 第16页 |
1.3.3 清除氧 | 第16页 |
1.3.4 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 第16-17页 |
1.4 协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 第17-18页 |
1.4.1 再生抗氧化物质 | 第17页 |
1.4.2 清除氧 | 第17页 |
1.4.3 螫合金属离子 | 第17页 |
1.4.4 抗氧化物质间的相互保护 | 第17-18页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非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19-32页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9-20页 |
2.1.1 材料 | 第1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2.2 实验与方法 | 第20-22页 |
2.2.1 清除DPPH自由基法 | 第20页 |
2.2.2 清除羟基自由基法 | 第20-21页 |
2.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 第21页 |
2.2.4 铁离子螯合法 | 第21页 |
2.2.5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21-22页 |
2.2.6 还原力测定 | 第22页 |
2.2.7 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 第22页 |
2.2.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2.3.1 清除DPPH自由基法 | 第22-23页 |
2.3.2 清除羟基自由基法 | 第23-24页 |
2.3.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 | 第24-25页 |
2.3.4 铁离子螯合法 | 第25-26页 |
2.3.5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26-27页 |
2.3.6 还原力测定 | 第27-28页 |
2.3.7 不同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0页 |
2.3.8 分析讨论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油脂体系中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32-45页 |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3页 |
3.1.1 材料 | 第33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3.2 实验与方法 | 第33-34页 |
3.2.1 制备母液 | 第33-34页 |
3.2.2 稀释母液 | 第34页 |
3.2.3 配制抗氧化剂-Triton X-100-亚油酸样液 | 第34页 |
3.2.4 准备实验组 | 第34页 |
3.2.5 增重法 | 第34页 |
3.2.6 MDA含量测定法 | 第34页 |
3.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3.3.1 增重法 | 第34-38页 |
3.3.2 MDA含量测定法 | 第38-42页 |
3.3.3 分析讨论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复合抗氧化物质的活性及协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45-64页 |
4.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5-46页 |
4.1.1 材料 | 第45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5-46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4.2 实验与方法 | 第46-48页 |
4.2.1 非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 第46-48页 |
4.2.2 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 第4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8-63页 |
4.3.1 非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 第48-54页 |
4.3.2 油脂体系抗氧化性能的比较 | 第54-62页 |
4.3.3 分析讨论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