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8-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3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橄榄油的组成成分 | 第14-17页 |
1.2.2 极性酚类物质的来源和种类 | 第17-18页 |
1.2.3 极性酚类物质的作用 | 第18-20页 |
1.2.4 极性酚类物质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1-2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国产橄榄油的成分分析 | 第23-32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3-24页 |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2.1 橄榄油理化指标测定 | 第24页 |
2.2.2 橄榄油甘三酯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2.2.3 橄榄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25页 |
2.2.4 橄榄油甘三酯sn-2 位脂肪酸分析 | 第25页 |
2.2.5 橄榄油中甾醇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6 橄榄油中极性总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2.3.1 理化指标分析 | 第26-27页 |
2.3.2 脂肪酸分析 | 第27-29页 |
2.3.3 甾醇含量 | 第29-30页 |
2.3.4 极性酚总类物质物质含量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加热过程中含极性酚类物质的国产橄榄油品质变化 | 第32-43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3.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2.1 酸值的测定 | 第33页 |
3.2.2 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33-34页 |
3.2.3 茴香胺值的测定 | 第34页 |
3.2.4 橄榄油常温储存和高温加热处理 | 第34页 |
3.2.5 风味物质的测定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3.3.1 橄榄油氧化情况表征指标 | 第34-38页 |
3.3.2 极性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38-39页 |
3.3.3 风味物质变化分析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橄榄油中极性酚类物质的检测与提取方法 | 第43-58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44页 |
4.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4.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4页 |
4.2 提取方法 | 第44-45页 |
4.2.1 液液萃取法 | 第44-45页 |
4.2.2 固相萃取法 | 第45页 |
4.3 检测方法 | 第45-47页 |
4.3.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 第45页 |
4.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45页 |
4.3.3 Folin-Ciocalteus比色法 | 第45-47页 |
4.4 极性酚类物质GC-MS分析 | 第47页 |
4.4.1 硅烷化处理 | 第47页 |
4.4.2 GC-MS分析 | 第47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4.5.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 第47-48页 |
4.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48-50页 |
4.5.3 Folin-Ciocalteus比色法 | 第50-52页 |
4.5.4 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 第52页 |
4.5.5 GC-MS测定极性多酚类物质 | 第52-55页 |
4.5.6 液液萃取法与固相萃取法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极性酚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 | 第58-69页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8页 |
5.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5.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8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5.2.1 极性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第58页 |
5.2.2 极性总多酚的测定方法 | 第58-59页 |
5.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5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5.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59-60页 |
5.3.2 溶剂体积分数 | 第60页 |
5.3.3 提取次数 | 第60-61页 |
5.3.4 提取时间 | 第61-62页 |
5.3.5 溶剂与油样比 | 第62页 |
5.3.6 响应面实验优化 | 第62-64页 |
5.3.7 方差分析及显著性分析 | 第64-67页 |
5.3.8 验证试验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