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

音乐意义形成的脑机制--基于音乐、语言、语义学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1页
   ·研究的缘起第13-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研究的构成、客观条件及目的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21-47页
   ·音乐意义研究中音乐美学领域的经典理论第21-29页
     ·他律与自律第21-23页
     ·基维的“升级形式主义理论”第23-25页
     ·纳蒂埃音乐符号学理论第25-26页
     ·戴维斯关于意义类型的划分第26-29页
   ·音乐意义研究中心理学角度的思考第29-32页
     ·迈耶的期待与音乐意义理论第29-31页
     ·休伦的音乐期待理论第31-32页
   ·音乐意义研究中的认知神经科学趋势第32-35页
   ·音乐意义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5-47页
     ·国内研究第35-36页
     ·国外研究第36-47页
       ·脑电研究技术第36-38页
       ·音乐意义脑电研究梳理第38-47页
         ·音乐外部意义的脑电研究第39-43页
         ·音乐内部意义的脑电研究第43-47页
第三章 研究过程第47-61页
   ·研究设计第47-57页
     ·音乐意义事件相关电位实验总体设计思考第47-49页
       ·对实验技术手段的思考第47页
       ·对已有实验的反思第47-48页
       ·对音乐材料和语言材料选择的思考第48-49页
     ·实验刺激材料的选择及制作第49-55页
       ·从《溪山琴况》中选取实验所用语言材料第49-51页
       ·音乐材料的选择标准及来源第51-53页
       ·音乐材料熟悉程度与相关程度前测调查第53-54页
       ·音乐材料的制作处理过程第54-55页
     ·实验设计与软件编程第55-57页
       ·实验的设计思路第55-56页
       ·E-prime 软件编程第56-57页
     ·被试选择第57页
   ·实验过程第57-61页
     ·实验技术设备第57-58页
     ·实验准备阶段第58页
     ·实验实施过程第58-60页
       ·实验 A 实施过程第58-59页
       ·实验 B 实施过程第59-60页
     ·实验过程的主观评价第60-61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描述第61-85页
   ·行为数据结果第61-62页
     ·实验 A 行为数据结果第61页
     ·实验 B 行为数据结果第61-62页
   ·实验主观评价结果第62页
   ·脑电数据的结果分析第62-83页
     ·脑电数据分析步骤第62-63页
     ·实验 A 脑电数据的分析第63-71页
       ·ERP 组平均图总体特征及差异波分析第63-67页
       ·N400 成分组内效应分析第67-68页
       ·N400 成分组间效应分析第68-71页
     ·实验 B 脑电数据的分析第71-78页
       ·ERP 组平均图总体特征第72-73页
       ·音乐专业组脑电数据分析第73-76页
       ·非音乐专业组脑电数据分析第76-78页
     ·实验 A 与实验 B 脑电数据的比较与分析第78-83页
       ·音乐专业组在不同目标刺激类型中脑电数据的差异第78-82页
       ·非音乐专业组在不同目标刺激类型中脑电数据的差异第82-83页
   ·音乐意义形成脑电实验结果的总结第83-85页
第五章 讨论第85-97页
   ·对脑电实验结果的解释第85-91页
       ·音乐和语言意义的比较第85-86页
       ·音乐学习经历对音乐意义理解的影响第86-88页
       ·音乐意义形成的过程第88-89页
       ·音乐意义理解的差异与共性第89-91页
   ·对未来研究的启迪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第91-97页
     ·对未来研究的启迪第91-92页
     ·本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第92-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9页
人名索引第109-111页
术语索引第111-117页
附录第117-135页
个人简历第135-138页
论文/译著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外蒙古族交响乐队作品创作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全景相机拼接的虚拟现实和实景交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