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文献法 | 第8页 |
(二)调查法 | 第8页 |
(三)偏误分析法 | 第8-9页 |
(四)对比分析法 | 第9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连”字句的本体研究 | 第9-11页 |
(二)“连”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汉语“连”字句概述及汉俄“连”字句对比 | 第13-20页 |
一、“连”字句的语义特征 | 第13-14页 |
(一)强调义 | 第13页 |
(二)隐含比较义 | 第13页 |
(三)极端义 | 第13-14页 |
(四)逆反义 | 第14页 |
二、“连”字句的结构类型 | 第14-16页 |
(一)连S都/也V | 第14-15页 |
(二)连V-都/也-没/不V | 第15页 |
(三)连M都/也V | 第15页 |
(四)连C都/也V | 第15页 |
(五)连O都/也V | 第15-16页 |
三、汉俄“连”字句对比 | 第16-20页 |
(一)语义特征比较 | 第16-17页 |
(二)结构类型比较 | 第17-20页 |
第三章 俄罗斯留学生“连”字句习得情况调查 | 第20-27页 |
一、调查对象与范围 | 第20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20页 |
(一)问卷的设计 | 第20页 |
(二)问卷的实施过程 | 第20页 |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0-27页 |
(一)单选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20-21页 |
(二)填空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21-23页 |
(三)判断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23-25页 |
(四)翻译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连”字句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一、偏误类型 | 第27-30页 |
(一)句法结构上的偏误 | 第27-29页 |
(二)语义上的偏误 | 第29-30页 |
二、偏误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一)母语知识负迁移 | 第30页 |
(二)教材及教师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三)学习策略不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对俄“连”字句教学与学习建议 | 第32-35页 |
一、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第32-33页 |
(一)采取循序渐进的讲授方式 | 第32页 |
(二)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 第32-33页 |
二、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3页 |
(一)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应贴近学习者的日常生活 | 第33页 |
(二)教材中“连”字句的复现率应有所提高 | 第33页 |
三、对学习者的建议 | 第33-35页 |
(一)多交中国朋友,降低回避率 | 第33-34页 |
(二)自主进行汉俄对比,减少母语负迁移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