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韩一对一汉语教学会话结构分析--以大连优恩汉语学校韩国留学生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7-13页
    选题缘由第7-8页
    研究意义第8页
        理论意义第8页
        实践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会话分析的研究现状第8-9页
            一对一教学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设计第11-13页
        研究思路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语料来源第11页
        录音转写符号第11-13页
第一章 会话分析及一对一教学概述第13-17页
    1.1 会话分析理论内容及分析方法第13-14页
        1.1.1 会话分析理论及研究方法第13-14页
        1.1.2 会话分析方法第14页
    1.2 一对一教学界定及特点第14-17页
        1.2.1 一对一教学定义第14-15页
        1.2.2 一对一教学特点第15-17页
            1.2.2.1 灵活性第15页
            1.2.2.2 师生关系融洽第15页
            1.2.2.3 生活化第15页
            1.2.2.4 针对性第15-16页
            1.2.2.5 学生参与性强第16-17页
第二章 对韩一对一汉语教学的会话结构实践及分析第17-47页
    2.1 教学对象及特点第17-18页
        2.1.1 教学对象第17页
        2.1.2 教学对象特点第17-18页
    2.2 话轮第18-25页
        2.2.1 话轮定义第19页
        2.2.2 半话轮第19-25页
            2.2.2.1 附属话轮第19-21页
            2.2.2.2 未完成话轮第21-23页
            2.2.2.3 听话者完成说话者话轮第23-25页
    2.3 话轮转换关联位置第25-33页
    2.4 对答第33-43页
        2.4.1 形式结构第33-39页
        2.4.2 对答的类型第39-43页
    2.5 话轮中的其他问题第43-47页
        2.5.1 语音问题第43-44页
            2.5.1.1 声母偏误第43页
            2.5.1.2 韵母偏误第43-44页
            2.5.1.3 声调偏误第44页
        2.5.2 话轮中的教师提问第44-47页
第三章 对韩一对一汉语教学的会话结构问题及建议第47-58页
    3.1 存在问题第47-51页
        3.1.1 半话轮第47-48页
            3.1.1.1 附属话轮第47页
            3.1.1.2 未完成话轮第47页
            3.1.1.3 听话者完成说话者话轮第47-48页
        3.1.2 话轮转换关联位置第48-49页
        3.1.3 对答第49-50页
            3.1.3.1 对答形式第49页
            3.1.3.2 对答的类型第49-50页
        3.1.4 话轮中的其他问题第50-51页
            3.1.4.1 语音问题第50页
            3.1.4.2 提问问题第50-51页
    3.2 针对对韩一对一教学的建议第51-58页
        3.2.1 设计具备多种功能的话轮第51-53页
        3.2.2 教授学生话轮结束信号第53页
        3.2.3 教授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方法第53-54页
        3.2.4 使用靶向式提问第54-55页
        3.2.5 充分了解学生的母语及文化特点第55-56页
        3.2.6 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第62-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中级阶段综合课教与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韩国学生能愿动词的习得顺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