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借代造词法类名词的造词机制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第8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8-12页
        一、借代造词的本体研究第9-12页
        二、借代造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12页
    第三节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的对象范围第13-14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词义结构分析方法与借代造词法的语义逻辑机制第15-19页
    第一节 词义结构分析方法概述第15-16页
    第二节 词义结构分析方法的价值第16-17页
        一、揭示词义的结构性,有利于对词义进行精微化分析第16页
        二、揭示词义的属性范畴,有利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第16-17页
        三、展示词义的构建过程,有利于揭示造词理据第17页
    第三节 借代造词法的语义逻辑机制第17-19页
第三章 《HSK词汇等级大纲词表》、《现代汉语词典》和教材中借代名词的基本情况及例析第19-40页
    第一节 大纲、词典和教材中的借代名词统计第19-24页
        一、《HSK词汇等级大纲词表》借代名词统计第19-21页
        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借代名词统计第21-22页
        三、对外汉语教材的借代名词统计第22-24页
    第二节 对借代名词的分析过程示例第24-36页
    第三节 对借代词的属性归纳第36-40页
第四章 利用词义结构分析方法和逻辑图式设计词汇教学方法第40-46页
    第一节 词汇教学方法设计第40-44页
        一、地图方向定位法第40-41页
        二、实物图片演示法第41页
        三、造词逻辑理据法第41-42页
        四、属性分类教学法第42-43页
        五、历史典故释义法第43页
        六、横向扩展积累法第43-44页
    第二节 将造词法介入词汇教学的好处第44-46页
        一、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词汇的深入理解第44-45页
        二、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45页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第45-46页
第五章 教案设计第46-52页
第六章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外交发言稿中投射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中高级阶段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