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7页 |
1.1.1 水产品保鲜技术 | 第10-12页 |
1.1.2 水产品保鲜品质变化 | 第12-14页 |
1.1.3 内源蛋白酶在鱼肉品质变化中的作用 | 第14-17页 |
1.2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3.1 样品处理及贮藏试验 | 第19-20页 |
2.3.2 草鱼肉胶原蛋白的提取 | 第20页 |
2.3.3 不同溶解性胶原蛋白的分离 | 第20页 |
2.3.4 Ⅰ型和Ⅴ型胶原蛋白的分离 | 第20-21页 |
2.3.5 粗胶原蛋白酶的提取 | 第21页 |
2.3.6 抑制剂对胶原酶活的影响 | 第21页 |
2.3.7 抑制剂对胶原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21页 |
2.3.8 抑制剂对低温贮藏鱼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21页 |
2.3.9 复合保鲜剂对低温贮藏鱼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21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1-26页 |
2.4.1 质构测定 | 第21-22页 |
2.4.2 微观结构观察 | 第22页 |
2.4.3 Masson染色切片观察 | 第22页 |
2.4.4 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2.4.5 胶原蛋白氨基酸分析 | 第23页 |
2.4.6 SDS-PAGE电泳分析 | 第23-24页 |
2.4.7 胶原蛋白酶活的测定 | 第24页 |
2.4.8 pH值的测定 | 第24页 |
2.4.9 菌落总数及嗜冷菌总数的测定 | 第24页 |
2.4.10 TCA溶解肽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4.11 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 第24页 |
2.4.12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4.13 组织蛋白酶B、D、L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2.4.14 数据统计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63页 |
3.1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片质构、胶原蛋白及胶原酶活变化 | 第26-36页 |
3.1.1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质构特性变化 | 第26-27页 |
3.1.2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微观结构的变化 | 第27-29页 |
3.1.3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3.1.4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溶解性变化 | 第30-31页 |
3.1.5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蛋白组分含量的变化 | 第31-33页 |
3.1.6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 第33-34页 |
3.1.7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降解SDS-PAGE分析 | 第34-35页 |
3.1.8 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36页 |
3.2 可食性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草鱼质构品质及胶原的影响 | 第36-47页 |
3.2.1 不同抑制剂对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2 不同抑制剂对胶原蛋白降解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3 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40-47页 |
3.2.4 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胶原含量的影响 | 第47页 |
3.2.5 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质构的影响 | 第47页 |
3.3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草鱼品质变化的影响 | 第47-63页 |
3.3.1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质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2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pH值的影响 | 第48页 |
3.3.3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菌落总数及嗜冷菌总数的影响 | 第48-53页 |
3.3.4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TCA溶解肽含量的影响 | 第53页 |
3.3.5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6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影响 | 第54页 |
3.3.7 复合抑制剂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草鱼内源酶活性的影响 | 第54-63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