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7页 |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动机的定义 | 第9-10页 |
·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 第10页 |
·国内二语学习动机研究 | 第10-14页 |
·二语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式 | 第14-17页 |
·早期经典外语学习动机理论 | 第14页 |
·认知角度的动机理论 | 第14-15页 |
·Gardner 和Trembley 的扩展动机理论模式 | 第15页 |
·Williams 动机扩展理论模式 | 第15页 |
·Dornyei 三层次理论模式 | 第15-17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7-23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研究步骤 | 第18页 |
·研究中提出的问题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的编制 | 第18-23页 |
·研究工具的编制 | 第18-20页 |
·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0-22页 |
·数据采集和统计的办法 | 第22-23页 |
3. 数据分析和讨论 | 第23-37页 |
·吉中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概况描述 | 第23-27页 |
·吉中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取向的总体情况 | 第23-26页 |
·吉中学院汉语学习动机的动机强度总体情况 | 第26-27页 |
·吉中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时间的情况 | 第27-29页 |
·吉中学院大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情况 | 第27-28页 |
·年级在课外学习时间上的差异 | 第28-29页 |
·性别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差异性分析、讨论 | 第29-30页 |
·性别在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上的差异分析和讨论 | 第30-31页 |
·不同专业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差异性分析、讨论 | 第31-34页 |
·不同专业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强度上的差异性分析、讨论 | 第34-35页 |
·不同年级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差异性分析、讨论 | 第35-37页 |
4. 吉中学院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制约因素 | 第37-42页 |
·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学习目标与汉语学习动机 | 第37-38页 |
·学习者的自我归因 | 第38-40页 |
·学习者遇到困难通常采取的策略 | 第40页 |
·教师和教学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6. 对教学的启示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