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DGGE定义 | 第11页 |
·PCR-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PCR-DGGE技术在微生物生态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研究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 | 第12-13页 |
·微生物变化的动态监测 | 第13页 |
·检测微生物的富集与分离 | 第13-14页 |
·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14-15页 |
·对功能基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5页 |
·PCR-DGGE技术在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第15-17页 |
·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 第15-16页 |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监测 | 第16页 |
·食品质量监测与控制 | 第16-17页 |
·检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 第17页 |
·PCR-DGGE在发酵蔬菜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立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1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主要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20页 |
·总D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PCR扩增 | 第21-24页 |
·细菌16S rDNA的V3区段用于DGGE分析 | 第21-23页 |
·真菌ITS区段用于DGGE分析 | 第23-24页 |
·PCR产物检测 | 第24页 |
·PCR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第24-26页 |
·浓度梯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灌胶 | 第25页 |
·电泳 | 第25-26页 |
·染色(银染) | 第26页 |
·银染回收 | 第26页 |
·克隆 | 第26-30页 |
·PCR扩增 | 第26-27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27-28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构建克隆质粒 | 第28-29页 |
·转化至感受态细胞 | 第29页 |
·检测 | 第29-30页 |
·测序 | 第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DGGE指纹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页 |
·相似性分析及细菌系统进化分析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8页 |
·总DNA的提取 | 第31页 |
·PCR扩增 | 第31-33页 |
·16S rDNA的V3区的PCR扩增 | 第31-32页 |
·真菌ITS区的PCR扩增 | 第32-33页 |
·克隆 | 第33-34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3-34页 |
·泡菜DGGE结果 | 第34-41页 |
·细菌16S rDNA PCR扩增产物DGGE图谱分析 | 第34-39页 |
·真菌ITS区域PCR扩增产物DGGE图谱分析 | 第39-41页 |
·芽菜和冬菜DGGE结果 | 第41-48页 |
·芽菜和冬菜中细菌DGGE图谱 | 第41-46页 |
·芽菜冬菜中真菌DGGE图谱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54页 |
·泡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第48-50页 |
·芽菜和冬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第50-51页 |
·两类发酵蔬菜中微生物比较 | 第51页 |
·酵母菌在发酵蔬菜中的地位 | 第51-52页 |
·PCR-DGGE对此实验的影响 | 第52-54页 |
·巢式PCR | 第52页 |
·细菌引物的选择 | 第52-53页 |
·真菌引物的选择 | 第53页 |
·银染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 第53页 |
·实验改进及展望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