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膜蒸馏法浓缩葡萄汁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果汁浓缩 | 第12-14页 |
·果汁浓缩概述 | 第12页 |
·常用果汁浓缩方法介绍 | 第12-14页 |
·膜蒸馏 | 第14-21页 |
·膜蒸馏概念 | 第14-15页 |
·膜蒸馏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膜蒸馏的分类 | 第17-19页 |
·膜蒸馏过程用的膜 | 第19-21页 |
·真空膜蒸馏 | 第21-22页 |
·真空膜蒸馏原理及优点 | 第21页 |
·真空膜蒸馏研究现状 | 第21页 |
·真空膜蒸馏在果汁浓缩方面的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膜蒸馏过程传质传热机理阐述 | 第24-32页 |
·传质机理 | 第24-28页 |
·膜微孔内的质量传递 | 第24-27页 |
·浓差极化 | 第27-28页 |
·传热机理 | 第28-31页 |
·膜微孔内热量的传递 | 第28-29页 |
·流体在中空纤维管中的温度分布 | 第29-30页 |
·温差极化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2-37页 |
·真空膜蒸馏浓缩实验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33-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分析仪器和试剂 | 第34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5-37页 |
·单因素法 | 第35页 |
·正交实验法 | 第35-36页 |
·风味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芳香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56页 |
·单因素真空膜浓缩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料液流量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真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正交法真空膜浓缩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0页 |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40-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验证实验 | 第42页 |
·浓缩葡萄汁风味物质的测定 | 第42-43页 |
·浓缩葡萄汁芳香物质的测定 | 第43-54页 |
·芳香物质测量概述 | 第43-44页 |
·总离子图分析芳香成分的保留率 | 第44-49页 |
·色谱图分析 | 第49-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真空膜蒸馏小试装置 | 第56-61页 |
·真空膜蒸馏浓缩小试装置的工艺流程 | 第56-58页 |
·工艺流程图 | 第56-58页 |
·小试装置的组建 | 第58-60页 |
·装置仪器与组件 | 第58-59页 |
·小试装置的安装 | 第59-60页 |
·小试装置的运行试验 | 第60页 |
·装置的运行 | 第60页 |
·测量结果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膜污染及膜的清洗和再生的初步探讨 | 第61-71页 |
·膜污染的定义 | 第61页 |
·膜污染的起因 | 第61-63页 |
·粒子或溶质尺寸 | 第61-62页 |
·膜结构 | 第62页 |
·膜、溶质和溶剂、溶剂和膜相互作用的影 | 第62-63页 |
·膜污染的控制方法 | 第63-65页 |
·膜材料的选择 | 第63页 |
·膜孔径或截留分子量的选择 | 第63-64页 |
·膜结构的选择 | 第64页 |
·组件结构的选择 | 第64页 |
·溶液PH值的控制 | 第64页 |
·溶液中盐浓度的影响 | 第64页 |
·溶液温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溶质浓度、料液流速与压力的控制 | 第65页 |
·分离膜的清洗与再生 | 第65-66页 |
·膜污染的实验探讨 | 第66-70页 |
·反冲气原理介绍 | 第66-67页 |
·反冲气实验安排 | 第67页 |
·反冲气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