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以“商务汉语”系列教材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第12-21页
     ·汉语教学的国际化第12-16页
     ·汉语的国际化所引起的教学环境及教学对象的变化第16-17页
     ·汉语教学的国际化与汉语教材建设第17-18页
     ·“定制式”汉语教材的界定第18-20页
     ·“定制式”汉语教材对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性第20-21页
   ·本研究的目标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基础第23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关键问题第24-25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4页
     ·本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26-46页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与语言的稳态和动态研究第26-28页
     ·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第26-27页
     ·语言的稳态和动态第27页
     ·词语的“稳定度”定义第27-28页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第28-31页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及研究概述第28-30页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现代化第30-31页
   ·对外汉语教材辅助编写系统的研究综述第31-35页
     ·辅助编撰系统的实践探索第31-34页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第34-35页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复用的研究—“构件”思想第35-36页
     ·“构件”思想产生的背景第35-36页
     ·“构件”理论介绍第36页
   ·CAI的知识点复用研究—“积件”理论第36-40页
     ·“积件”理论产生的背景第36-37页
     ·“积件”理论介绍第37-38页
     ·“积件”系统的特点第38-39页
     ·“积件”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及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E-Learning的学习单元复用研究—“学习对象”第40-45页
     ·“学习对象”提出的背景第40页
     ·“学习对象”的理论根源第40-41页
     ·“学习对象”的特征第41页
     ·对“学习对象”进行描述的元数据标准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汉语教材的分解及标注方法研究第46-72页
   ·选择“商务汉语”系列教材的理由第46-47页
   ·“商务汉语”系列教材的结构分析第47-50页
     ·教材的整体结构特点第47-48页
     ·教材的标题项特点第48-49页
     ·教材的课程内部体例及其结构特点第49-50页
   ·教材的切割方法第50-55页
     ·资源切割粒度讨论第50-53页
     ·“体例内容块”的界定第53-55页
   ·教材资源的属性标注第55-61页
     ·元数据与标注属性第55-56页
     ·属性标注语言—XML第56-57页
     ·“教材”的属性标注第57-58页
     ·“体例内容块”的属性标注第58-61页
   ·“体例内容块”的相关性分析第61-64页
     ·文本“相关度”的计算方法第61-62页
     ·“体例内容块”之间的距离第62-6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4页
   ·教材的稳态与动态第64-69页
     ·教材的“稳态”与“动态”辨析第64-66页
     ·“商务汉语”系列教材的稳态与动态的考察方法第66-69页
     ·“体例内容块”的“稳定度”计算第69页
   ·教材分解及标注结构框图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汉语教材的重组方法研究第72-86页
   ·教材重组的针对性原则第72-75页
     ·针对性汉语教材的针对性要素及其编写原则第72-74页
     ·实现针对性教材的传统步骤第74页
     ·本研究实现针对性的侧重第74-75页
   ·重组资源库的“生态环境”第75-77页
     ·重组资源库的信息提供能力第75-76页
     ·教材重组时的其他相关讨论第76-77页
   ·重组教材的定制方法第77-82页
     ·教材重组模板的设定第77-78页
     ·资源提取参数的确定第78-79页
     ·资源提取后的选择第79-80页
     ·动态元素的替换第80-82页
   ·重组教材的确认第82-83页
     ·重组教材的其它辅助编辑第82页
     ·重组教材的确认和出版第82-83页
   ·教材重组结构框图第83页
   ·本章小结第83-86页
第五章 “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系统的实现第86-96页
   ·系统建设的宏观考虑第86-87页
     ·要有大系统观第86页
     ·要有科学发展观第86页
     ·要有资源建设的国际标准观第86-87页
     ·要有稳态与动态观第87页
   ·系统功能分析第87-88页
   ·系统体系框架第88-89页
   ·系统程序流程图第89-92页
     ·教材分解与标注系统程序流程图第89-90页
     ·教材重组系统程序流程图第90-92页
   ·系统部分截图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6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96-10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96-97页
   ·存在的不足第97-99页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99-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附录1 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行业分类统计表第108-110页
附录2 教材整体元数据信息模型—XML描述样例第110-114页
附录3 “体例内容块”元数据模型—XML描述样例第114-122页
附录4 教材分解、标注部分程序第122-130页
附录5 教材重组部分程序第130-152页
附录6 查询及标注属性修正部分程序第152-162页
科研成果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
下一篇:面向教育领域的固定短语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