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引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选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 语言使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语言态度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 语言态度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二) 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的关系 | 第17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 汉语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二) 方言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19-38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19-22页 |
一、佛经学校简介 | 第19-21页 |
二、中兴佛经学校简介 | 第21-22页 |
三、研究样本 | 第2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2-31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2-31页 |
二、观察与访谈法 | 第31页 |
第四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31-38页 |
一、背景信息 | 第31-33页 |
二、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 | 第33-38页 |
(一) 语言习得 | 第33页 |
(二) 语言文字掌握及掌握程度 | 第33-36页 |
(三)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 | 第36-37页 |
(四)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章 语言使用现状 | 第38-44页 |
一、语言使用(说)的情况 | 第38-41页 |
二、语言使用(听)的情况 | 第41-42页 |
三、语言使用(读)的情况 | 第42页 |
四、语言使用(写)的情况 | 第42-43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语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 第44-50页 |
第一节 语言态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页 |
第二节 背景因素对汉语语言态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一、性别因素 | 第44-45页 |
二、年龄因素 | 第45页 |
三、民族因素 | 第45-46页 |
四、学历因素 | 第46页 |
五、居住环境因素 | 第46-47页 |
六、汉语水平因素 | 第47-48页 |
七、汉语使用频率因素 | 第4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汉语语言态度与汉语学习动机强度的相关性 | 第50-52页 |
第一节 汉语学习动机强度分析 | 第50页 |
第二节 汉语语言态度与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之间相关关系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2-58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52-55页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55-57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70页 |
附录A 调查问卷(缅甸华人) | 第58-66页 |
附录B 访谈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