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翻译小说市场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8页 |
| 1.问题的缘起 | 第9-11页 |
| 2.翻译小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 第11-13页 |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第1章 因子的聚合:中国近代翻译小说市场的酝酿 | 第18-30页 |
| 1.1 “第四种族”的崛起 | 第18-23页 |
| 1.2 双流汇合的读者 | 第23-27页 |
| 1.3 外语人才的储备 | 第27-30页 |
| 第2章 因子的组织:中国近代翻译小说市场的成型 | 第30-37页 |
| 2.1 意识形态下的出版 | 第30-32页 |
| 2.2 稿酬制度下的译著 | 第32-34页 |
| 2.3 营销广告下的阅读 | 第34-37页 |
| 第3章 机制的图式:中国近代翻译小说市场的繁荣 | 第37-50页 |
| 3.1 权力抗衡的出版政策 | 第37-39页 |
| 3.2 多维向度的出版商 | 第39-41页 |
| 3.3 二元导向的译著者 | 第41-45页 |
| 3.4 本土化的翻译文本 | 第45-47页 |
| 3.5 破而后立的读者 | 第47-50页 |
| 第4章 因子的进化:作为开放系统的翻译小说市场 | 第50-57页 |
| 4.1 小说文本的现代化 | 第50-52页 |
| 4.2 文学公共领域的萌芽 | 第52-54页 |
| 4.3 新文学革命的前奏 | 第54-57页 |
| 结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