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给”字句分析及教学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4页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第7-8页
        1.1.1 选题意义第7-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页
    1.2 研究综述第8-12页
        1.2.1“给”字句本体研究概况第8-11页
        1.2.2“构式—语块”的理论研究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第12-14页
第2章“给”字句概述第14-20页
    2.1“给”的释义和用法第14-16页
    2.2“给”字句的分类第16-19页
    2.3 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汉英双宾语的对比分析第20-24页
    3.1 汉语双宾语第20页
    3.2 英语双宾语第20页
    3.3 汉英双宾语的对比分析第20-23页
        3.3.1 汉英双宾语中的动词第20-22页
        3.3.2 汉英双宾语移动指向性第22-23页
    3.4 小结第23-24页
第4章“构式—语块”理论第24-27页
    4.1 构式语法理论第24-25页
    4.2“语块”理论第25-26页
    4.3“构式—语块”理论第26-27页
第5章“给”字句的常见偏误分析第27-36页
    5.1“给”字句常见偏误类型第27-30页
        5.1.1 遗漏第27-28页
        5.1.2 误用第28-29页
        5.1.3 误加第29-30页
        5.1.4 错序第30页
    5.2“给”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第30-32页
        5.2.1 母语负迁移第30-31页
        5.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第31-32页
    5.3 教材编排第32-34页
    5.4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第34-35页
    5.5 教师因素第35-36页
第6章“给”字句教学建议第36-49页
    6.1 基于“构式—语块”的课堂教学建议第36-47页
        6.1.1“构式—语块”分析法对“给”字句的分析第36-39页
        6.1.2“构式—语块”教学法的“给”字句教学设计第39-47页
    6.2 注意相近介词的辨析第47-48页
        6.2.1 介词“给”与“跟”第48页
        6.2.2 介词“给”与“对”第48页
    6.3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第48-49页
第7章 结语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对比考察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下一篇:戏剧表演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望加锡市大学生汉语教学合作学习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