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设计 | 第12-13页 |
1.3.2 目标评估对象的选择 | 第13页 |
1.3.3 研究的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5 可能遇到的难题与解决方案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命题 | 第15-23页 |
2.1 风险偏好 | 第15-16页 |
2.1.1 风险 | 第15页 |
2.1.2 消费者风险感知 | 第15-16页 |
2.1.3 消费者风险偏好 | 第16页 |
2.2 风险控制 | 第16-19页 |
2.2.1 危害的严重性识别 | 第17-18页 |
2.2.2 易感人群的识别 | 第18页 |
2.2.3 暴露水平的控制 | 第18-19页 |
2.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第19-23页 |
2.3.1 食品安全 | 第19页 |
2.3.2 风险评估 | 第19-23页 |
第三章 命题证明与案例解读 | 第23-36页 |
3.1 命题的数理证明 | 第23-27页 |
3.1.1 消费者风险偏好与消费频率、消费人群比例相关性证明 | 第23-25页 |
3.1.2 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与其变量相关性证明 | 第25-27页 |
3.2 命题解读 | 第27-36页 |
3.2.1 资料数据的来源 | 第27-30页 |
3.2.2 风险偏好、风险控制与变量的相关性解读 | 第30-36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设计 | 第36-41页 |
4.1 变量的提取 | 第36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4.3 特定食品的确定 | 第40-41页 |
第五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第41-48页 |
5.1 危害的识别 | 第41-42页 |
5.1.1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危害的识别 | 第41页 |
5.1.2 金色葡萄球菌(Golden Staphylococcus)危害的识别 | 第41-42页 |
5.2 危害特征描述 | 第42-43页 |
5.2.1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危害特征描述 | 第42页 |
5.2.2 金色葡萄球菌(Golden Staphylococcus)危害特征描述 | 第42-43页 |
5.3 暴露评估 | 第43-45页 |
5.3.1 食品消费统计 | 第43页 |
5.3.2 食品污染描述 | 第43-45页 |
5.4 风险特征描述 | 第45-47页 |
5.4.1 猪肉和速冻水饺进行风险评估时考虑的风险因素 | 第45-46页 |
5.4.2 风险分级(Risk-Ranger)的结果 | 第46页 |
5.4.3 改进风险控制措施后的风险分级(Risk-Ranger)结果 | 第46-47页 |
5.5 评估结果讨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建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附录1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附录2 本文相关注释 | 第58-59页 |
附录3 Risk-Ranger软件运行截图 | 第59-60页 |
附录4 改进措施后的Risk-Ranger软件运行截图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