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字理识字教学法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二)韩国留学生汉字教学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三、相关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基于字理识字法的常用汉字分类 | 第19-25页 |
一、字理识字法的界定及特点 | 第19-21页 |
(一)字理识字法的界定 | 第19-20页 |
(二)字理识字法的特点 | 第20-21页 |
二、以字理识字法为依据的常用汉字分类 | 第21-25页 |
(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的《常用汉字表》 | 第21-22页 |
(二)大纲中《常用汉字表》的字理分类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字理识字法在韩国留学生汉字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32页 |
一、字理识字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优势 | 第25-28页 |
(一)认知思维优势 | 第25-27页 |
(二)教学实践优势 | 第27-28页 |
二、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基础在字理识字法实施中的优势 | 第28-32页 |
(一)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基础优势 | 第28-29页 |
(二)韩国汉字与中国汉字的高相似度优势 | 第29-32页 |
第三章 面向韩国留学生的字理识字法使用情况及接受程度调查 | 第32-50页 |
一、字理识字法使用情况调查 | 第32-38页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32-33页 |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第33-38页 |
二、字理识字法接受程度调查 | 第38-48页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38-39页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第39-48页 |
三、小结 | 第48-50页 |
(一)汉字教学在汉语课程体系中相对薄弱 | 第48页 |
(二)韩国留学生的汉字基础对汉字学习产生影响 | 第48-49页 |
(三)字形与认读是韩国留学生汉字教学的难点 | 第49页 |
(四)字理教学在对韩汉字教学中有很好的适应性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字理识字法在对韩国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第50-57页 |
一、教学实施原则 | 第50-52页 |
(一)化难为易--利用韩国学生汉字基础 | 第50页 |
(二)注重对比--避免韩国汉字负迁移 | 第50-51页 |
(三)先导后讲--发挥字理识字法认知优势 | 第51页 |
(四)准确分类--有针对性的讲解汉字 | 第51页 |
(五)举一反三--适当扩展与总结 | 第51-52页 |
二、教学实施过程 | 第52-57页 |
(一)图文形象法的实施过程 | 第52-53页 |
(二)字谜联想法的实施过程 | 第53页 |
(三)动作启发法的实施过程 | 第53-54页 |
(四)形近比较法的实施过程 | 第54页 |
(五)部首归类法的实施过程 | 第54-55页 |
(六)分解构件法的实施过程 | 第55页 |
(七)意义合成法的实施过程 | 第55-56页 |
(八)反义辩证法的实施过程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