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非酶褐变 | 第12-16页 |
1.1 美拉德反应 | 第12-15页 |
1.2 焦糖化作用 | 第15页 |
1.3 抗坏血酸褐变和酚类物质氧化作用 | 第15-16页 |
2 美拉德反应产物 | 第16页 |
2.1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理化性质 | 第16页 |
2.2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性 | 第16页 |
3 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黑精的分离纯化 | 第16-18页 |
3.1 超滤 | 第17页 |
3.2 大孔吸附树脂法 | 第17页 |
3.3 柱层析凝胶色谱法 | 第17页 |
3.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第17-18页 |
4 美拉德反应产物类黑精的结构鉴定 | 第18-19页 |
5. 国内外对莲藕加工及糯米藕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5.1 莲藕的营养价值 | 第19页 |
5.2 莲藕加工现状 | 第19页 |
5.3 糯米藕加工现状 | 第19-20页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6.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章 莲藕水煮非酶褐变研究 | 第28-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1.5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2.1 莲藕的主要成分 | 第30-31页 |
2.2 水煮对莲藕色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 水煮对莲藕相关成分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 水煮对莲藕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36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糯米藕类黑精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0-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2.1 糯米藕类黑精提取工艺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结果 | 第43-47页 |
2.2 糯米藕类黑精的抗氧化活性 | 第47-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大孔树脂联合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糯米藕类黑精 | 第54-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4-55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5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7-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8页 |
2.1 糯米藕类黑精的初步纯化 | 第58-60页 |
2.2 糯米藕类黑精的二次纯化 | 第60-63页 |
2.3 糯米藕类黑精初步结构鉴定 | 第63-68页 |
3 讨论 | 第68-6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第五章 pH值和添加Ca~(2+)、Mg~(2+)对糯米藕加工过程中非酶褐变的控制 | 第74-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7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74-75页 |
1.3 仪器设备 | 第75页 |
1.4 糯米藕加工工艺流程 | 第75-76页 |
1.5 调配液的配置 | 第76页 |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76-77页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7-79页 |
2.1 pH和Ca~(2+)、Mg~(2+)对糯米藕色泽的影响 | 第77-78页 |
2.2 pH和Ca~(2+)、Mg~(2+)对糯米藕感官品质的影响 | 第78-79页 |
3 讨论 | 第79-8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全文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