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前言 | 第8-21页 |
·酵母菌概述 | 第8-9页 |
·酵母菌简介 | 第8页 |
·酿酒酵母性能分析 | 第8-9页 |
·酵母菌呼吸缺失突变株选育 | 第9-10页 |
·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第10-15页 |
·微生物育种的方法 | 第10页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原理和特点 | 第10-12页 |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 第12页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酿酒酵母育种上的应用 | 第12-14页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14-15页 |
·常用融合子的筛选方法 | 第15-17页 |
·利用营养缺陷型筛选融合子 | 第15页 |
·利用抗药性筛选融合子 | 第15页 |
·利用荧光染色筛选融合子 | 第15-16页 |
·应用灭活原生质体筛选融合子 | 第16页 |
·用对碳源利用能力的不同作标记选择融合子 | 第16-17页 |
·灭活微生物原生质体的方法 | 第17页 |
·热灭活 | 第17页 |
·紫外线灭活 | 第17页 |
·化学药剂灭活 | 第17页 |
·灭活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优点 | 第17-18页 |
·空间诱变育种 | 第18-19页 |
·茅台酒酿造工艺 | 第19-20页 |
·酵母菌在茅台酒生产中的作用 | 第20页 |
·论文立题依据 | 第2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材料 | 第21-23页 |
·菌种和酵母菌分离源 | 第21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1-22页 |
·主要溶液与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酒曲中酵母菌分离纯化方法 | 第23页 |
·酵母菌的筛选 | 第23-24页 |
·酵母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24页 |
·酵母菌菌学特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酵母菌发酵力测定 | 第25-26页 |
·酵母菌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26页 |
·酵母菌耐酒精能力测定 | 第26页 |
·发酵液酒精含量和总酯的测定 | 第26页 |
·酵母菌呼吸缺失突变株的选育 | 第26-27页 |
·酵母菌原生质体融合 | 第27-29页 |
·融合子基本生理特性和发酵特性 | 第29-30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30-52页 |
·茅台酒酵母JG3220生长和发酵特性 | 第30-32页 |
·茅台酒酵母JG3220生长曲线绘制 | 第30页 |
·酵母菌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 第30-32页 |
·茅台酒酵母JG3220呼吸缺失突变株的选育 | 第32-33页 |
·呼吸缺失突变菌株的筛选 | 第32页 |
·呼吸缺失突变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32-33页 |
·太空诱变后大曲中酵母菌的分离和筛选 | 第33-36页 |
·大曲中酵母菌分离 | 第33页 |
·太空分离酵母菌株的筛选 | 第33-36页 |
·酵母菌的鉴定 | 第36-39页 |
·酵母菌株培养特征 | 第36-37页 |
·酵母菌株生理生化特征 | 第37-39页 |
·酵母的原生质体融合 | 第39-43页 |
·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确定 | 第39页 |
·原生质体融合和融合子的检出 | 第39-43页 |
·融合子生理特性和发酵特性的研究 | 第43-52页 |
·不同因素对融合子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融合子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4-45页 |
·融合子最适发酵温度和发酵pH测定 | 第45-46页 |
·融合子发酵曲线的测定 | 第46页 |
·融合子RHZ-7主要特性与茅台酒酵母JG3220的对比 | 第46-52页 |
4.结论 | 第52-54页 |
·呼吸缺失突变株的选育 | 第52页 |
·太空诱变后茅台酒大曲中酵母菌分离、鉴定及筛选 | 第52页 |
·原生质体融合 | 第52页 |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确定 | 第52页 |
·MT-14原生质体紫外线致死条件的确定 | 第52页 |
·最佳融合条件 | 第52页 |
·融合子检出 | 第52页 |
·融合子的特性 | 第52-54页 |
5.展望 | 第54-55页 |
6.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7.致谢 | 第60-61页 |
8.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