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红甘蓝简介 | 第13页 |
·花色苷概述 | 第13-16页 |
·花色苷的结构和种类 | 第13-15页 |
·花色苷的分布 | 第15页 |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 | 第15-16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结构 | 第16-17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稳定性 | 第17-19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提取 | 第19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纯化 | 第19-20页 |
·本课题立题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4页 |
·原材料 | 第22页 |
·试剂(除特殊标明外,均为分析纯) | 第22-23页 |
·大孔树脂 | 第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4页 |
·红甘蓝中主要成分常规分析 | 第24页 |
·花色苷定量分析 | 第24-25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提取 | 第25-27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纯化 | 第27-29页 |
·影响红甘蓝花色苷的稳定性因素研究 | 第29-30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第30-32页 |
·降脂护肝米醋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66页 |
·红甘蓝中主要成分常规分析 | 第34页 |
·花色苷含量测定 | 第34-37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34-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35-37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提取 | 第37-44页 |
·溶剂浸提法 | 第37-40页 |
·超声波辅助法 | 第40-44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纯化 | 第44-49页 |
·大孔树脂纯化前预处理结果 | 第44页 |
·大孔树脂对红甘蓝花色苷的纯化 | 第44-49页 |
·影响红甘蓝花色苷的稳定性因素 | 第49-58页 |
·pH 值对最大吸收波长及颜色的影响 | 第49页 |
·光照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糖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防腐剂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8页 |
·红甘蓝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 第58-62页 |
·红甘蓝花色苷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58-59页 |
·红甘蓝花色苷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测定 | 第59-60页 |
·红甘蓝花色苷清除DPPH 自由基的测定 | 第60页 |
·红甘蓝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测定 | 第60-61页 |
·红甘蓝花色苷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61-62页 |
·降脂护肝米醋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62-66页 |
·降脂护肝米醋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 第62-65页 |
·降脂护肝米醋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5-66页 |
4 结论 | 第66-68页 |
·创新点 | 第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