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熟肉制品论文

红叶甜菜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 中式香肠中亚硝酸盐的概述第15-17页
        1.1 亚硝酸盐对肉制品的作用第15-16页
            1.1.1 发色作用第15页
            1.1.2 抗氧化作用第15-16页
            1.1.3 抑菌作用第16页
        1.2 亚硝酸盐的危害第16-17页
            1.2.1 亚硝酸盐的急性危害第16页
            1.2.2 亚硝酸盐的慢性危害第16-17页
    2 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第17-22页
        2.1 加工方式对亚硝酸盐残留的影响第17页
        2.2 亚硝酸盐替代物的研究第17-19页
            2.2.1 木糖葡萄球菌第17-18页
            2.2.2 乳酸菌第18页
            2.2.3 果蔬汁/粉第18-19页
        2.3 红叶甜菜第19-21页
            2.3.1 抗氧化作用第20页
            2.3.2 抗癌作用第20页
            2.3.3 降血脂作用第20页
            2.3.4 抑菌作用第20-21页
        2.4 亚硝基血红蛋白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第21-22页
            2.4.1 亚硝基血红蛋白第21-22页
            2.4.2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第22页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25页
        3.1 研究意义第22-23页
        3.2 主要内容第23-25页
            3.2.1 红叶甜菜的理化性质第23页
            3.2.2 甜菜粉与亚硝酸钠复合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第23页
            3.2.3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复合甜菜粉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第23页
            3.2.4 复合物对中式香肠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第23-25页
第二章 红叶甜菜的理化性质第25-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25页
            1.1.1 甜菜粉制备第25页
            1.1.2 试剂第25页
        1.2 方法第25-29页
            1.2.1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第25-26页
            1.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26页
            1.2.3 色价第26-27页
            1.2.4 多酚第27页
            1.2.5 总黄酮第27-28页
            1.2.6 还原力测定第28页
            1.2.7 羟自由基清除率第28-29页
            1.2.8 DPPH自由基清除率第29页
    2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2.1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第29-30页
        2.2 光谱扫描第30页
        2.3 色价第30-31页
        2.4 总酚、黄酮含量第31-32页
        2.5 还原力第32页
        2.6 羟自由基清除率第32-33页
        2.7 DPPH自由基清除率第33-34页
    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红叶甜菜粉与亚硝酸钠复合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第35-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8页
        1.1 材料与仪器第35-36页
        1.2 中式香肠制备第36页
        1.3 方法第36-37页
            1.3.1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第36页
            1.3.2 色差值的测定第36页
            1.3.3 亚硝基色素和总色素的测定第36-37页
            1.3.4 TBARS值的测定第37页
            1.3.5 pH值第37页
            1.3.6 酸度第37页
            1.3.7 质构分析第37页
        1.4 数据分析第37-38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2.1 甜菜粉和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色差影响第38-39页
        2.2 甜菜粉和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亚硝酸盐残留的影响第39页
        2.3 甜菜粉和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NOMb的影响第39页
        2.4 甜菜粉和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TBARS的影响第39-40页
        2.5 甜菜粉和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pH、酸度影响第40-41页
        2.6 甜菜粉和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质构的影响第41-42页
    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第43-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4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43-44页
            1.1.1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的制备第43-44页
            1.1.2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复合甜菜粉添加量的筛选第44页
        1.2 方法第44页
            1.2.1 吸光度第44页
            1.2.2 中红外扫描第44页
            1.2.3 数据分析第44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2.1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复合甜菜粉添加量的筛选第44-46页
        2.2 吸光度第46页
        2.3 中红外扫描第46-48页
        2.4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色差的影响第48-49页
        2.5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亚硝酸盐的影响第49页
        2.6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NOMb的影响第49页
        2.7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TBARS的影响第49页
        2.8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pH和酸度的影响第49-50页
        2.9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质构的影响第50-51页
    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与甜菜粉对中式香肠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影响第53-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53页
        1.2 方法第53-54页
            1.2.1 蛋白质测定第53页
            1.2.2 脂肪测定第53页
            1.2.3 脂肪酸和氨基酸第53页
            1.2.4 风味分析第53-54页
            1.2.5 感官评价第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61页
        2.1 对蛋白质、脂肪的影响第54-55页
        2.2 对脂肪酸的影响第55-56页
        2.3 对氨基酸的影响第56-57页
        2.4 风味分析第57-60页
        2.5 感官评价第60-61页
    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全文结论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切割方式和茉莉酸甲酯预处理对鲜切菠萝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影响
下一篇:小米糠阿拉伯木聚糖的制备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