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多义词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二、动宾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汉缅对比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一、对比分析理论 | 第14页 |
二、偏误分析理论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步骤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研究步骤 | 第16-17页 |
第五节 选词缘由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汉语多义动词与缅语相关动词带宾情况比较 | 第18-112页 |
第一节 汉语多义动词与缅语相关动词的对比情况 | 第19-48页 |
一、相关动词义项数的对比情况 | 第19-20页 |
二、相关动词各义项的语义对比情况 | 第20-48页 |
第二节 汉缅语多义动词带名词性宾语对比分析 | 第48-110页 |
一、汉缅语动宾结构对比 | 第48-54页 |
二、汉缅语多义动词带名词性宾语对比分析 | 第54-11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三章 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带宾短语的调查 | 第112-134页 |
第一节 基于问卷的多义动词语义与带宾情况习得调查 | 第112-130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112-114页 |
二、调查结果 | 第114-130页 |
第二节 基于问卷的访谈习得调查 | 第130-132页 |
一、访谈对象及方法 | 第130-131页 |
二、访谈结果 | 第131-13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四章 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带宾短语的偏误分析 | 第134-147页 |
第一节 偏误与偏误类型的确定 | 第134-135页 |
第二节 多义动词带宾习得偏误分析 | 第135-145页 |
一、汉缅语多义动词语义的不对称性引起的偏误 | 第135-137页 |
二、汉语动词的多义性引起的偏误 | 第137-141页 |
三、汉缅语宾语类型的差异性引起的偏误 | 第141-143页 |
四、语义联想不当引起的偏误 | 第143-145页 |
五、其他偏误 | 第145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47-153页 |
第一节 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147-151页 |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147-149页 |
二、对于教学的启示 | 第149-151页 |
第二节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152页 |
第三节 今后设想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55页 |
附录 | 第155-179页 |
附录A 汉缅语多义动词语义对应情况表 | 第155-162页 |
附录B 缅甸留学生汉语多义动词义项习得调查问卷 | 第162-170页 |
附录C 缅甸留学生习得动宾短语测试试卷 | 第170-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79-180页 |
致谢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