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一、关于动宾短语及其习得的研究 | 第12页 |
二、关于多义动词及其带宾语习得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汉泰语动词对比的研究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理论 | 第13-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本文多义动词的选取 | 第15-18页 |
第一章 汉语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情况比较 | 第18-111页 |
第一节 汉语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义项比较 | 第18-54页 |
一、两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比较 | 第18-22页 |
二、三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比较 | 第22-26页 |
三、四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比较 | 第26-31页 |
四、五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比较 | 第31-36页 |
五、六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比较 | 第36-41页 |
六、七个及七个以上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的比较 | 第41-51页 |
七、本节小结 | 第51-54页 |
第二节 汉语多义动词动宾短语与泰语相关动词动宾短语的对比 | 第54-102页 |
一、两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比较 | 第54-60页 |
二、三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比较 | 第60-65页 |
三、四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比较 | 第65-72页 |
四、五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比较 | 第72-78页 |
五、六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比较 | 第78-85页 |
六、七个及七个以上义项的多义动词与泰语相关动词带宾语的比较 | 第85-96页 |
七、本节小结 | 第96-102页 |
第三节 面向泰国学生的汉语动宾短语的难度等级分析 | 第102-111页 |
一、影响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带宾语的因素分析 | 第102-104页 |
二、面向泰国学生的汉语多义动词带宾语的难度等级 | 第104-109页 |
三、本节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二章 泰国学生习得多义动词带宾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111-176页 |
第一节 泰国学生习得多义动词带宾的调查设计 | 第111-113页 |
一、问卷设计 | 第111-112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112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112页 |
四、调查统计 | 第112-113页 |
第二节 泰国学生习得多义动词带宾的调查分析 | 第113-171页 |
一、两个义项的多义动词带宾语的习得分析 | 第113-120页 |
二、三个义项动词动宾短语习得情况 | 第120-126页 |
三、四个义项动词动宾短语习得情况 | 第126-134页 |
四、五个义项的多义动词带宾语的习得分析 | 第134-143页 |
五、六个义项的多义动词带宾语的习得分析 | 第143-152页 |
六、七个及七个以上义项的多义动词带宾语的习得分析 | 第152-164页 |
七、本节小结 | 第164-171页 |
第三节 基于习得调查的汉语多义动词带宾语的教学建议 | 第171-176页 |
一、教材教法方面 | 第171-172页 |
二、教学策略方面 | 第172-176页 |
结语 | 第176-181页 |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176-179页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9-180页 |
三、今后设想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3页 |
附录 | 第183-1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91-192页 |
致谢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