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汉语教学中的情感障碍问题研究--以江原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引言 | 第7-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四)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二、 与情感障碍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 | 第16页 |
(二) 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 | 第16-17页 |
(三) 韦纳的归因理论 | 第17页 |
(四) Oxford 的情感策略理论 | 第17-19页 |
三、 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情感障碍类型 | 第19-22页 |
(一) 兴趣减弱 | 第19-20页 |
(二) 缺乏自信 | 第20页 |
(三) 交际恐慌 | 第20-21页 |
(四) 畏难而退 | 第21-22页 |
四、 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情感障碍成因分析 | 第22-34页 |
(一) 学生的原因 | 第22-26页 |
(二) 教师的原因 | 第26-32页 |
(三) 文化的原因 | 第32-34页 |
五、 对汉语教师的情感教学策略建议 | 第34-49页 |
(一) 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 第34-37页 |
(二)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关注 | 第37-42页 |
(三) 以出色的教学水平建立师生互信 | 第42-44页 |
(四) 以归因训练增强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 第44-45页 |
(五) 以文化求同达成情感共识 | 第45-49页 |
六、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