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7页
        一、选题背景第14-17页
        二、研究意义第17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相关评述第17-29页
        一、概括性研究综述第17-21页
        二、针对式研究与综述第21-26页
        三、马来西亚语言政策、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社团、报章、文化第26-2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难点和对策第29-32页
        一、研究方法第29-30页
        二、研究内容、难点与对策第30-32页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和汉语教学性质概述第32-53页
    第一节 早期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其中华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第32-35页
        一、中国人南来马来亚事迹第32-34页
        二、中国文化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第34-35页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社的三大支柱第35-42页
        一、华文教育第36-38页
        二、华人社团第38-41页
        三、华文报刊第41-42页
    第三节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第42-45页
    第四节 大马华社的汉语教学性质概述第45-50页
        一、语言学习基本概念第46-47页
        二、大马华文教育的特质第47-50页
    第五节 大马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整体概况第50-52页
    第六节 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马大孔院发展现状调查分析第53-91页
    第一节 孔子学院概况第53-56页
        一、成立与现状概述第53-54页
        二、性质与运作方式概述第54-55页
        三、办学模式概述第55-56页
    第二节 马大孔院概况第56-65页
        一、马来亚大学与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合作第57-58页
        二、管理体制概述第58-62页
        三、运作地点、合作单位与资金分配概述第62-65页
    第三节 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第65-84页
        一、教学对象调查分析第65-75页
        二、教学内容与设备调查分析第75-84页
    第四节 管理者和师资情况分析第84-88页
        一、管理者与管理层行政人员情况第84-86页
        二、师资情况第86-88页
    第五节 文化活动、推广汉语活动调查分析第88-89页
    第六节 小结第89-91页
第四章 马大孔院在大马华社环境下的发展问题、对策与展望第91-120页
    第一节 马大孔院办学过程面对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第92-110页
        一、经营与行政管理问题与加强对策第93-97页
        二、品牌知名度问题与对策第97-100页
        三、师资与教学上的问题与对策第100-105页
        四、课程模式或项目设置第105-107页
        五、生源问题与对策第107-108页
        六、经费问题与对策第108-110页
    第二节 马大孔院在马华社会环境下的未来展望第110-116页
        一、与华人社团合作——开办汉语师资培训课程第111-112页
        二、与华人社团合作——中国文化推广活动第112-114页
        三、提高汉语水平课程第114-116页
    第三节 与大马华社合作的必要性与利益第116-118页
    第四节 小结第118-120页
第五章 结论第120-123页
附录第123-174页
    附录(一) 马大孔院学习者调查问卷-华语版本第123-129页
    附录(二) 马大孔院学习者调查问卷-英语版本第129-136页
    附录(三) 马大孔院(国防大学)学习者调查问卷-英语版本第136-142页
    附录(四) 马大孔院师资调查问卷第142-148页
    附录(五) 马大孔院管理者与行政人员调查问卷-华语版本第148-151页
    附录(六) 马大孔院管理者与行政人员调查问卷-英语版本第151-154页
    附录(七) 非正式民意调查问卷-华语版第154-157页
    附录(八) 非正式民意调查问卷-英语版第157-160页
    附录(九) 非正式民意调查问卷-马来语版第160-163页
    附录(十) 非正式民意调查问卷分析-华裔族群第163-166页
    附录(十一) 非正式民意调查问卷分析-非华裔族群第166-169页
    附录(十二) 马大孔院课后调查表第169-172页
    附录(十三) 照片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3页
访谈对象和调查记录第183-184页
致谢语第184-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目的论视角下《酒国》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