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二字组听辨朗读声调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引言第7-10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的第7-8页
    1.3 研究意义第8页
    1.4 论文框架第8-10页
2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第10-14页
    2.1 声调研究第10页
    2.2 偏误及偏误分析第10-11页
    2.3 汉语声调的基本单元——二字组第11页
    2.4 声调产出和声调感知的关系第11-12页
    2.5 相关偏误分析研究第12页
    2.6 相关声调策略研究第12-14页
3 实验设计第14-21页
    3.1 研究方法第14-16页
        3.1.1 理论基础第14页
        3.1.2 语音实验法第14-15页
        3.1.3 实验对象第15页
        3.1.4 实验语音材料第15-16页
        3.1.5 研究目的与问题第16页
    3.2 研究过程第16-21页
        3.2.1 实验一第16-17页
        3.2.2 听辨朗读策略第17-20页
        3.2.3 第二次实验第20-21页
4 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第21-44页
    4.1 十六组声调组合的偏误细节分析及其原因第21-36页
        4.1.1 阴平为前位的二字组声调第21-24页
        4.1.2 阳平为前位的二字组声调第24-28页
        4.1.3 上声作为前位时的二字组声调第28-32页
        4.1.4 去声为前位时的二字组声调第32-36页
    4.2 不同声调组合的多种偏误情况分析第36-40页
        4.2.1 偏误率的计算第36页
        4.2.2 偏误率的分析第36-38页
        4.2.3 四个声调位置不同时的偏误数第38-40页
    4.3 听辨朗读训练以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效分析第40-44页
        4.3.1 第二次实验结果第40-41页
        4.3.2 第二次实验结果分析第41-42页
        4.3.3 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较第42页
        4.3.4 实验结论第42-44页
5 结论第44-46页
    5.1 重要发现第44页
    5.2 研究启示及其建议第44-45页
    5.3 研究的局限性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字书写对土家族仪式符号的影响--以土家族茅古斯作为符号文本
下一篇:汉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义指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