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5-8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2页 |
1.1 引言 | 第18-19页 |
1.2 食品安全追溯 | 第19-25页 |
1.2.1 同位素示踪与分子追溯 | 第19页 |
1.2.2 基于追踪标记的追溯 | 第19-23页 |
1.2.3 危害溯源 | 第23-24页 |
1.2.4 生物追溯 | 第24-25页 |
1.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第25-29页 |
1.3.1 风险评估模拟建模方法 | 第26-27页 |
1.3.2 模块化过程风险评估建模方法 | 第27-29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基于追踪标记的通用追溯建模方法 | 第32-45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追溯预备知识 | 第33-34页 |
2.2.1 追溯的含义 | 第33-34页 |
2.2.2 追溯的范围 | 第34页 |
2.3 通用追溯建模方法 | 第34-36页 |
2.3.1 通用可追溯结构定义 | 第34-35页 |
2.3.2 追溯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2.4 追溯模型实例 | 第36-41页 |
2.5 通用追溯平台研发 | 第41-44页 |
2.5.1 追溯数据存储 | 第41页 |
2.5.2 追溯信息的关联 | 第41-42页 |
2.5.3 平台架构 | 第42-44页 |
2.6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离散批食品不完备数据链的智能化追溯方法 | 第45-56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智能化追溯方法 | 第45-48页 |
3.2.1 估计食品链网络中各节点间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45-47页 |
3.2.2 建立路径估测优化模型 | 第47-48页 |
3.2.3 预测追溯单元流动状态 | 第48页 |
3.2.4 估测追溯单元流动路径,进行模拟验证 | 第48页 |
3.3 仿真分析 | 第48-54页 |
3.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连续生产过程追溯建模与优化 | 第56-66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追溯模型 | 第56-59页 |
4.2.1 批次识别 | 第56-57页 |
4.2.2 追溯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4.3 追溯优化模型 | 第59-60页 |
4.3.1 确定优化变量和目标函数 | 第59页 |
4.3.2 建立追溯优化模型 | 第59-60页 |
4.3.3 转换优化变量,求解优化模型 | 第60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60-65页 |
4.5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食品中微生物危害的过程风险评估与生物追溯 | 第66-87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改进的过程风险评估建模方法 | 第66-69页 |
5.2.1 现行过程风险评估建模模块 | 第66-67页 |
5.2.2 新增建模模块 | 第67-69页 |
5.2.3 过程风险评估建模步骤 | 第69页 |
5.3 过程风险评估 | 第69-82页 |
5.4 生物追溯 | 第82-83页 |
5.5 实例验证 | 第83-85页 |
5.6 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7-88页 |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件 | 第99-11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