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一、现有汉语学习词典情况 | 第14-15页 |
二、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 | 第15-17页 |
三、词典释义研究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动词释义性词语分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关于释义语言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动词释义性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第22-27页 |
一、《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释义语言原则 | 第22页 |
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高频释义性词语的分析步骤 | 第22-23页 |
三、统计结果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动词释义方式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关于释义方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典中动词释义方式的分析 | 第28-39页 |
一、《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释义方式量化分析 | 第28-29页 |
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释义方式的特色分析 | 第29-36页 |
三、《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释义方式的不足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动词释义示例分析 | 第39-45页 |
第一节 关于释义示例 | 第39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词典动词释义示例分析 | 第39-45页 |
一、《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示例原则 | 第39-40页 |
二、示例抽样分析 | 第40-43页 |
三、《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动词示例的优点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5-47页 |
一、结论 | 第45页 |
二、建议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