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中的时量补语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缘起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3页
        1.2.1 关于时量补语的概念界定研究第9-10页
        1.2.2 关于时量补语的本体研究第10-12页
        1.2.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时量补语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2 基于对外汉语视角的时量补语研究第15-27页
    2.1 时量补语句类型划分第15-24页
        2.1.1 表示习惯、爱好或打算等长期保持稳定的行为第15-17页
        2.1.2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数量第17-18页
        2.1.3 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数量,并且动作继续持续第18-21页
        2.1.4 动词的特殊情况之特殊用法第21-23页
        2.1.5 宾语的特殊情况之特殊用法第23-24页
    2.2 时量补语与其他语法成分共现情况第24-27页
        2.2.1 时量补语与量词和时间名词共现第24-25页
        2.2.2 时量补语与离合词共现第25-26页
        2.2.3 时量补语与了_1、了_2共现第26页
        2.2.4 时量补语与动词性质第26-27页
3 有关时量补语的偏误分析第27-36页
    3.1 补语与宾语的位置偏误第27-31页
        3.1.1 宾语为一般名词第28-29页
        3.1.2 宾语为人称代词第29-30页
        3.1.3 宾语为定指第30-31页
        3.1.4 宾语较长第31页
    3.2 动词使用造成的偏误第31-34页
        3.2.1 动词为离合词第32页
        3.2.2 动词为短暂性动词第32-33页
        3.2.3 动词为趋向动词第33-34页
    3.3 了_1、了_2使用的偏误第34-36页
4 时量补语教学设计第36-44页
    4.1 教材选取第36-37页
    4.2 教学策略设计第37-39页
        4.2.1 语法点的导入第37页
        4.2.2 语法点的展示和解释第37-38页
        4.2.3 语法点的练习第38-39页
    4.3 具体设计案例第39-44页
5 教学效果评估第44-50页
    5.1 教学情况简述第44-45页
    5.2 教学评估试卷第45-46页
    5.3 教学评估结果分析第46-48页
    5.4 教学策略改进第48-50页
6 结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教学用书面语词表”的研制
下一篇:中级精读课文文化点对比研究--基于对《博雅汉语冲刺篇》Ⅰ、Ⅱ和《阶梯汉语·中级精读》3、4册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