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缩略词 | 第4-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1.牦牛概况 | 第7-18页 |
1.1 中国牦牛资源 | 第7-9页 |
1.1.1 甘肃牦牛概况 | 第8页 |
1.1.2 牦牛血液资源开发现状 | 第8-9页 |
1.2 血红素结构与性质 | 第9-12页 |
1.2.1 血红蛋白结构 | 第9-11页 |
1.2.2 血红素结构 | 第11-12页 |
1.3 血红素应用 | 第12-14页 |
1.3.1 铁营养强化剂 | 第12-14页 |
1.3.1.1 铁吸收 | 第13-14页 |
1.3.2 血红素铁 | 第14页 |
1.3.3 血红素铁的应用 | 第14页 |
1.3.3.1 抗贫血作用 | 第14页 |
1.3.3.2 作为营养强化剂天然色素 | 第14页 |
1.4 氯化血红素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1 冰醋酸法 | 第15页 |
1.4.2 丙酮法 | 第15页 |
1.4.3 CMC-Na吸附法 | 第15-16页 |
1.4.4 酶解法 | 第16页 |
1.4.5 其他方法 | 第16页 |
1.5 氯化血红素纯化方法 | 第16-17页 |
1.5.1 酸碱纯化法 | 第16页 |
1.5.2 离子活性剂法 | 第16-17页 |
1.5.3 盐溶液沉淀法 | 第17页 |
1.5.4 硅胶柱分离法 | 第17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 前言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19页 |
2.1.1 材料 | 第19页 |
2.1.2 仪器 | 第19页 |
2.2 方法 | 第19-23页 |
2.2.1 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2.2.2 酶解工艺路线 | 第20页 |
2.2.3 氯化血红素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2.2.4 酶的选择 | 第20-21页 |
2.2.5 木瓜蛋白酶酶解试验设计 | 第21页 |
2.2.6 中性蛋白酶酶解血红蛋白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7 复合蛋白酶酶解血红蛋白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3 氯化血红素纯化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1 氯化血红素纯化工艺路线 | 第23页 |
2.3.2 纯化结果氯化血红素含量的计算 | 第23页 |
2.3.3 酸碱法纯化氯化血红素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4 氯化血红素-肽复合物检测方法 | 第24页 |
2.4 氯化血红素结构研究 | 第24-26页 |
2.4.1 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 第24-25页 |
2.4.2 氯化血红素凝胶色谱与质谱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54页 |
3.1 氯化血红素检测方法 | 第26-28页 |
3.2 木瓜蛋白酶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3.3 中性蛋白酶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3.4 复合蛋白酶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3.5 氯化血红素纯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3.5.1 氯化血红素多肽制得的氯化血红素紫外吸收光谱 | 第47-48页 |
3.6 氯化血红素性质 | 第48-54页 |
3.6.1 氯化血红素表观特征 | 第48页 |
3.6.2 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 第48-49页 |
3.6.3 氯化血红素红外吸收光谱 | 第49-51页 |
3.6.4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中的铁含量 | 第51-52页 |
3.6.5 凝胶色谱与质谱定性分析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5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