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泰国北部地区大学生的汉语惯用语习得偏误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2-24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研究范围第13-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页
    第二节 汉语惯用语概述第14-19页
        一、汉语惯用语的定义第14-15页
        二、汉语惯用语与其他熟语的区别第15-16页
        三、汉语惯用语的来源第16-17页
        四、汉语惯用语的语义特点第17-18页
        五、汉语惯用语的结构第18-19页
        六、汉语惯用语的句法功能第19页
    第三节 汉语惯用语对外教学研究现状第19-2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第一章 泰北大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的偏误调查第24-43页
    第一节 测试问卷设计第24-25页
    第二节 测试对象的实际情况统计分析第25-32页
    第三节 对汉语惯用语测试问卷结果的数据统计第32-43页
        一、测试问卷的考察内容类型第32-33页
        二、泰国大学生对汉语惯用语的掌握情况第33-34页
        三、测试问卷结果统计分析第34-43页
第二章 泰北大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的偏误表现及分析第43-57页
    第一节 汉语惯用语书写形式方面的偏误情况第43-45页
        一、错别字第43-44页
        二、错序第44-45页
    第二节 汉语惯用语语义方面的偏误情况第45-49页
        一、误将字面意义当做实际意义第45-46页
        二、语义偏离第46-47页
        三、语义矛盾第47-48页
        四、语义重复第48-49页
    第三节 汉语惯用语语法方面的偏误情况第49-55页
        一、误带宾语的偏误第49-50页
        二、搭配偏误第50-51页
        三、定型性使用和离合性使用方面的偏误第51-52页
        四、谓语中心语残缺第52-53页
        五、语序偏误第53-55页
    第四节 汉语惯用语语用方面的偏误情况第55-57页
        一、色彩意义偏误第55-56页
        二、使用对象偏误第56-57页
第三章 泰北大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原因第57-69页
    第一节 客观原因第58-65页
        一、原因之一:母语负迁移第58-60页
        二、原因之二:汉泰文化差异第60页
        三、原因之三:汉语惯用语自身复杂性第60-63页
        四、原因之四:缺乏汉语语言环境第63-64页
        五、原因之五:汉语学习教材的局限性第64-65页
        六、原因之六:目的语干扰第65页
    第二节 主观原因第65-69页
        一、原因之一:学习者的功利性学习态度第66-67页
        二、原因之二:学习者的保守性学习方法第67页
        三、原因之三:汉语教师师资问题第67-69页
第四章 对于泰北高校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建议第69-83页
    第一节 对于汉语惯用语教学方式的建议第69-78页
        一、对汉语惯用语教学讲解方式的建议第70-73页
        二、对于汉语惯用语教学操练方式的建议第73-75页
        三、对于汉语惯用语教学重现方式的建议第75-78页
    第二节 对于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的建议第78-80页
        一、对于课堂学习的建议第78-79页
        二、对于课外学习的方法引导第79-80页
    第三节 对于增进惯用语文化差异问题理解的建议第80-83页
        一、增进汉泰动物间的文化差异问题理解第80-82页
        二、增进汉泰婚姻文化差异问题的理解第82-83页
结语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96页
    附录一:本文考察的惯用语第89页
    附录二:泰国北部地区大学生的汉语惯用语习得状况测试问卷第89-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泰国小学阶段)练习册设计分析
下一篇:泰国华人节俗与中国节俗对比以及教学探析--以素攀莎完莹学校高三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