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理论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案例的研究 | 第13页 |
1.2.3 关于泰国对外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文本细读 | 第15页 |
1.4.2 个案举例分析 | 第15-16页 |
1.4.3 实践研究(问卷调查) | 第16页 |
1.4.4 整理分析 | 第16页 |
1.4.5 综合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汉语·练习册》内容的分析 | 第17-37页 |
2.1 语音练习 | 第17-20页 |
2.1.1 朗读练习 | 第18-19页 |
2.1.2 拼写练习 | 第19-20页 |
2.2 词汇练习 | 第20-23页 |
2.2.1 认一认练习 | 第20-21页 |
2.2.2 比一比练习 | 第21-22页 |
2.2.3 看图练习 | 第22-23页 |
2.3 句型练习 | 第23-28页 |
2.3.1 替换练习 | 第23-24页 |
2.3.2 排序练习 | 第24-25页 |
2.3.3 问答练习 | 第25-26页 |
2.3.4 说话练习 | 第26-28页 |
2.4 汉字练习 | 第28-31页 |
2.4.1 笔顺练习 | 第28-30页 |
2.4.2 填空练习 | 第30页 |
2.4.3 对比练习 | 第30-31页 |
2.5 听力练习 | 第31-34页 |
2.5.1 听力与辨音练习 | 第32页 |
2.5.2 听力与思考练习 | 第32-33页 |
2.5.3 听力与图画练习 | 第33-34页 |
2.6 阅读理解练习 | 第34-37页 |
2.6.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第34-35页 |
2.6.2 看图回答问题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7-46页 |
3.1 针对学生的调查 | 第37-40页 |
3.2 针对教师的调查 | 第40-46页 |
第四章 练习设计的评判分析 | 第46-61页 |
4.1 实用性 | 第46-49页 |
4.1.1 练习内容比较贴近日常生活 | 第46-48页 |
4.1.2 知识点与教材结合较为紧密 | 第48页 |
4.1.3 练习册题目设计操作性较强 | 第48-49页 |
4.2 适量性 | 第49-53页 |
4.2.1 较能满足老师的教学需要 | 第49-52页 |
4.2.2 较能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 | 第52-53页 |
4.3 有效性 | 第53-55页 |
4.3.1 练习的内容设计较符合学习规律 | 第53-54页 |
4.3.2 练习的形式设计较适合小学学生 | 第54-55页 |
4.4 趣味性 | 第55-61页 |
4.4.1 内容具有生动性 | 第55-57页 |
4.4.2 形式具有多样性 | 第57-61页 |
第五章 建议 | 第61-64页 |
5.1 题量设计方面 | 第61-62页 |
5.1.1 适当减少汉字书写练习 | 第61页 |
5.1.2 适当增加口语交际练习 | 第61-62页 |
5.2 题型设计方面 | 第62-64页 |
5.2.1 添加题目中的练习项 | 第62-63页 |
5.2.2 增添游戏练习的题目 | 第63页 |
5.2.3 变换册与册之间题目类型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一 《汉语·练习册》使用情况调查——学生调查问卷 | 第68-71页 |
附录二 《汉语·练习册》使用情况调查——教师调查问卷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