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麦芽中主要淀粉酶 | 第13-18页 |
·α-淀粉酶概述 | 第14-15页 |
·β-淀粉酶概述 | 第15-16页 |
·极限糊精酶概述 | 第16-18页 |
·淀粉酶活性水平差异及其与麦芽品质关系 | 第18-19页 |
·淀粉酶活性水平品种间和环境间的差异性 | 第18-19页 |
·淀粉酶活性水平与麦芽品质关系 | 第19页 |
·淀粉酶热稳定性 | 第19-20页 |
·极限糊精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立题依据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大麦芽淀粉酶基本特性及与麦芽品质的关系 | 第23-38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淀粉酶活力测定方法 | 第24-27页 |
·温度和pH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麦芽品质指标的测定 | 第27-28页 |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两种测定淀粉酶活力方法的比较 | 第28-30页 |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pH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 第31-32页 |
·麦芽淀粉酶与麦芽品质的关系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大麦芽淀粉酶热稳定性及与发酵性能的关系 | 第38-55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设备 | 第38-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麦芽汁的制备 | 第39-40页 |
·麦芽汁的发酵 | 第40页 |
·可发酵性糖组分的测定 | 第40-42页 |
·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性测定 | 第42页 |
·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42页 |
·酒精度和发酵度的测定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糖化过程中麦汁比重的变化 | 第42-43页 |
·糖化过程中可发酵性糖含量变化 | 第43-47页 |
·糖化过程中可发酵性糖组成比例变化 | 第47-49页 |
·糖化过程中淀粉酶活力的变化 | 第49-50页 |
·淀粉酶热稳定性差异 | 第50-52页 |
·淀粉酶活力与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第52页 |
·淀粉酶与发酵性能的关系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大麦芽极限糊精酶提取条件优化 | 第55-68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55-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实验设备 | 第56页 |
·实验试剂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56-57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6页 |
·料液比对极限糊精酶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温度对极限糊精酶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pH值对极限糊精酶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9页 |
·提取时间对极限糊精酶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还原剂用量对极限糊精酶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响应面优化 | 第61-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大麦芽极限糊精酶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分析 | 第68-81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68-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实验设备 | 第69页 |
·实验试剂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1页 |
·极限糊精酶分离纯化 | 第69-70页 |
·蛋白质测定 | 第70页 |
·SDS-PAGE分析 | 第70-7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1页 |
·氨基酸组分分析 | 第71页 |
·极限糊精酶酶学特性 | 第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9页 |
·极限糊精酶的分离纯化 | 第71-75页 |
·极限糊精酶结构鉴定 | 第75-77页 |
·氨基酸组分分析 | 第77页 |
·极限糊精酶作用特性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件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