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苹果概状 | 第11页 |
·植物中多酚的种类 | 第11-12页 |
·多酚的生物活性 | 第12-15页 |
·抗氧化活性 | 第12-13页 |
·抗癌作用 | 第13页 |
·抗菌消炎活性 | 第13页 |
·抗糖尿病活性 | 第13-14页 |
·护肝作用 | 第14页 |
·其他活性 | 第14-15页 |
·苹果多酚的提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苹果渣中游离态酚和不同方法提取的结合态酚的种类与含量 | 第19-3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苹果渣中游离态酚的提取 | 第20页 |
·苹果渣中结合态酚的提取与条件优化 | 第20-22页 |
·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HPLC-DAD法测定单体酚的种类和含量 | 第22-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最佳碱降解时间和碱降解浓度的影响 | 第23页 |
·最佳酸降解时间和酸降解浓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最佳酶降解时间和加酶量的确定 | 第24-25页 |
·苹果渣中提取的游离酚和结合酚中单体酚的种类和含量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苹果渣中游离态酚和不同方法提取的结合态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30-3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苹果渣中苹果多酚的提取 | 第31页 |
·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31页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31页 |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第31-32页 |
·苹果多酚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苹果渣中游离酚的抗氧化能力 | 第33页 |
·苹果渣中结合酚的抗氧化能力 | 第33-35页 |
·苹果多酚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苹果渣中游离态酚和不同方法提取的结合态酚的抑菌活性 | 第39-4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9-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苹果渣中苹果多酚的提取 | 第40页 |
·供试菌株的活化 | 第40页 |
·苹果多酚的抑菌活性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展望 | 第44页 |
·创新点 | 第44-45页 |
附图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