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一) 体态语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二)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体态语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1-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体态语概述 | 第14-22页 |
一、体态语的内涵 | 第14页 |
二、体态语的分类 | 第14-17页 |
(一) 表情语 | 第14-15页 |
(二) 手势语 | 第15-16页 |
(三) 身势语 | 第16页 |
(四) 体距语 | 第16-17页 |
(五) 服饰语 | 第17页 |
三、体态语的特点 | 第17-22页 |
(一) 诉诸视觉的直观性 | 第17-18页 |
(二) 肢体反应的真实性 | 第18页 |
(三) 交际应用的广泛性 | 第18页 |
(四) 含义解读的多向性 | 第18-19页 |
(五) 对语言交际的辅助性 | 第19页 |
(六) 肢体表达的延时性 | 第19页 |
(七) 运用习惯及表达含义的时代性 | 第19-20页 |
(八) 跨文化性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体态语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 | 第22-36页 |
一、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 第22-24页 |
(一) 代替和模仿作用 | 第22-23页 |
(二) 辅助辨义与练习作用 | 第23页 |
(三) 反馈作用 | 第23-24页 |
二、体态语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及分析 | 第24-33页 |
(一) 教学案例1:自觉主动 | 第24-26页 |
(二) 教学案例2:稳定、灵活 | 第26-28页 |
(三) 教学案例3:准确、恰当 | 第28-30页 |
(四) 教学案例4:区别对待,尊重差异 | 第30-32页 |
(五) 教学案例5:服饰言行得体、适度 | 第32-33页 |
三、体态语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 要有意识地灵活运用体态语帮助教学 | 第33-34页 |
(二) 要准确适度地运用体态语帮助教学 | 第34页 |
(三) 要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有区别地运用体态语帮助教学 | 第34页 |
(四) 要自然得体地运用体态语帮助教学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