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认知情况考察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10页
 选题缘起第8-9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学术价值第9页
 本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9-10页
第一章 趋向补语研究综述第10-20页
   ·本体研究第10-14页
     ·趋向动词的性质和范围第10-11页
     ·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第11-12页
     ·动趋式和宾语的位置关系第12-13页
     ·动趋式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时构成的句式研究第13-14页
   ·从认知的角度对趋向补语的研究第14-16页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趋向补语研究第16-20页
     ·汉外趋向补语对比分析第16-17页
     ·趋向补语偏误分析第17-18页
     ·趋向补语习得顺序研究第18-20页
第二章 本文考察项目及实验准备第20-27页
   ·习得顺序第20页
   ·动趋式的习得顺序考察项目第20-21页
   ·考察方法和内容第21-26页
   ·调查对象第26-27页
第三章 留学生趋向补语习得情况第27-44页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27-41页
   ·留学生产生偏误原因分析第41-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汉语教程》和《博雅汉语》教材考察评述第44-56页
   ·考察目标第44-45页
   ·两部教材中对趋向补语的讲解、训练情况第45-51页
     ·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修订本2006)第45-48页
     ·李晓琪主编的《博雅汉语》(2005)第48-51页
   ·两部教材趋向补语教学部分的对比第51-54页
   ·对教材和教学改进的建议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鸣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SP理论用于对外商务汉语教学的实用性研究
下一篇: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本位之争与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