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短时类时间副词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本体研究第11-14页
  二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计划第15-17页
  一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5页
  二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15页
  三 语料标注说明第15-16页
  四 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第一章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本体研究第17-36页
 第一节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界定第17-20页
  一 本文的界定第17-19页
  二 本文的研究范围第19-20页
 第二节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再分类第20-23页
  一 各家分类情况及分析第20-22页
  二 本文的再分类情况第22-23页
 第三节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分析第23-36页
  一 句中位置及其句法功能分析第23-26页
  二 句法搭配分析第26-29页
  三 与范围、程度、否定副词的连用及排列顺序分析第29-32页
  四 语义分析第32-36页
第二章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中介语研究第36-63页
 第一节 理论简介第36-37页
  一 中介语理论第36页
  二 偏误分析理论第36-37页
 第二节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习得情况考察第37-44页
  一 先时短时类时间副词习得情况第38-39页
  二 当时短时类时间副词习得情况第39页
  三 后时短时类时间副词习得情况第39-44页
 第三节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偏误类型及分析第44-52页
  一 遗漏偏误第44-47页
  二 误加偏误第47-49页
  三 错序偏误第49-50页
  四 误用偏误第50-52页
 第四节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偏误成因考察第52-63页
  一 学生方面——目的语知识不足以及母语语际干扰第53-59页
  二 教师方面——教师讲解失误第59-61页
  三 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工具书编写问题第61-63页
第三章 短时类时间副词的教学策略第63-77页
 第一节 教师讲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能力培养第63-66页
  一 因材施教第63-64页
  二 划分高、低频词进行针对练习第64-65页
  三 循序渐进,抓重点第65-66页
  四 教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提高第66页
 第二节 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第66-69页
  一 加强本体研究第66-68页
  二 完善教材编写第68-69页
 第三节 建立短时类时间副词的教学法体系第69-77页
  一 小句教学法第69-70页
  二 培养汉语语感系统第70-71页
  三 聚合式教学第71-72页
  四 近义辨析法第72-77页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本”理念的幼师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初级阶段留学生综合课汉字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