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汉语成语的本体研究 | 第12-15页 |
二、汉语成语语义透明度研究 | 第15-16页 |
三、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研究 | 第16-20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内容的界说 | 第20-23页 |
一、成语的界说 | 第20-21页 |
二、语义透明度的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成语范围及透明度等级界定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成语范围界定 | 第23-25页 |
一、常用成语的确定标准 | 第23-24页 |
二、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成语的范围 | 第24页 |
三、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常用成语的界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成语透明度及等级的界定 | 第25-33页 |
一、成语透明度的界定 | 第25页 |
二、成语语素义的分类 | 第25-29页 |
三、成语整体义的类别 | 第29-30页 |
四、成语透明度等级标准的划定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成语透明度等级分析 | 第33-44页 |
第一节 分析对象 | 第33页 |
第二节 分析过程 | 第33-44页 |
一、根据确定的分析对象——469条成语生成了对外汉语成语总表(见附录) | 第33页 |
二、建立成语语义表,查阅成语语义 | 第33-35页 |
三、成语的语素 | 第35-38页 |
四、语素义类型分析 | 第38-39页 |
五、分析成语语素义与整体义的关系类型——字面义、非字面义 | 第39-40页 |
六、根据等级标准划分透明度等级 | 第40-4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4-47页 |
第一节 成语语义透明度分析的结论 | 第44页 |
第二节 成语教学建议 | 第44-47页 |
一、教材编写方面 | 第44-45页 |
二、教学大纲方面 | 第45-46页 |
三、教法方面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