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肉在微冻和冰藏保鲜中的品质变化及其机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中国水产品资源及其加工利用现状 | 第10页 |
·鱼肉结构和组成 | 第10-13页 |
·结构 | 第10-11页 |
·组成 | 第11-13页 |
·水 | 第12页 |
·蛋白质 | 第12页 |
·蛋白降解酶 | 第12-13页 |
·鱼类死后及其在保鲜过程中的变化 | 第13-16页 |
·鱼类死后的变化 | 第13-14页 |
·早期生化变化与僵硬 | 第13页 |
·解僵与自溶 | 第13页 |
·腐败 | 第13-14页 |
·鱼类在保鲜过程中的变化 | 第14-16页 |
·水的变化 | 第14-15页 |
·蛋白的变化 | 第15-16页 |
·肌肉组织结构的变化 | 第16页 |
·国内外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现状 | 第16-19页 |
·低温保鲜技术 | 第16-18页 |
·冷藏保鲜技术 | 第16-17页 |
·冰温保鲜技术 | 第17页 |
·微冻保鲜技术 | 第17-18页 |
·冻结保鲜技术 | 第18页 |
·气调保鲜技术 | 第18-19页 |
·冰温气调保鲜技术 | 第19页 |
·其它保鲜技术 | 第19页 |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0-25页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贮藏实验 | 第20-21页 |
·草鱼肉冰点的测定 | 第21页 |
·草鱼肉 pH 值的测定 | 第21页 |
·草鱼肉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 第21页 |
·草鱼肉蛋白变化的分析 | 第21-22页 |
·全蛋白的提取和电泳分析 | 第21页 |
·水溶性蛋白的提取和电泳分析 | 第21页 |
·盐溶性蛋白的提取和电泳分析 | 第21-22页 |
·不溶性蛋白的提取和电泳分析 | 第22页 |
·蛋白相对含量的半定量分析 | 第22页 |
·蛋白自降解产物(ADP)的测定 | 第22页 |
·蛋白结构变化的初步测定 | 第22页 |
·草鱼肉中水变化的测定 | 第22-23页 |
·汁液流失的测定 | 第22页 |
·流失汁液中所含蛋白的电泳分析 | 第22页 |
·流失汁液中所含蛋白相对浓度的半定量分析 | 第22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持水力的测定 | 第23页 |
·草鱼肉表观特性的测定 | 第23页 |
·外观的表征 | 第23页 |
·白度的测定 | 第23页 |
·草鱼肉组织结构的测定 | 第23-24页 |
·组织制片中固定和脱水方法的比较 | 第23-24页 |
·组织结构的测定 | 第24页 |
·草鱼肉质构的测定 | 第24-25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46页 |
·新鲜草鱼肉的冰点 | 第25页 |
·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25-35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 pH 值的影响 | 第25-26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 TVB-N 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蛋白的影响 | 第27-35页 |
·全蛋白的电泳图 | 第27-29页 |
·水溶性蛋白的电泳图 | 第29页 |
·盐溶性蛋白的电泳图 | 第29页 |
·不溶性蛋白的电泳图 | 第29-33页 |
·ADP 值的变化 | 第33-34页 |
·蛋白结构的变化 | 第34-35页 |
·物理指标的变化 | 第35-46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水的影响 | 第35-38页 |
·汁液流失率的变化 | 第35-36页 |
·流失汁液中所含蛋白的电泳图 | 第36-38页 |
·持水力的变化 | 第38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表观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宏观表面特性的变化 | 第38-40页 |
·白度的变化 | 第40页 |
·草鱼肉微观组织结构的测定 | 第40-45页 |
·草鱼肉组织制片中固定和脱水方法的比较 | 第40-42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2-45页 |
·贮藏条件对草鱼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