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亚洲史
--
东亚
从《高丽律》对《唐律》的吸收看中朝关系
试论韩国在历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以韩国古代史研究为中心
试论世宗时期朝鲜与中国的关系
论元丽联姻及其对高丽的政治影响
试析“殖民地近代化论”
日帝对“满洲国”中央行政机构的人事管理研究
近代日本文化侵略特性的历史渊源及解析
大正民主失败之探析
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海军与海洋扩张的研究
明代汉籍流入朝鲜李朝及其影响
明治维新后的和食与日本文化
福泽谕吉的近代日本扩张思想
韩国经济发展(1945-1980)中的美国因素探析
试析日本文化特性及其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
论七至八世纪日本天下观
李承晚政权与美韩同盟
东亚模式的历史分析--韩国、新加坡个案研究
东亚国际秩序瓦解过程中的中古各国关系
明治前期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研究
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政策的研究
战后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和对中国的启示
唐代律令制度对日本奈良时代政治体制的影响
论太宰春台经世济民思想的转变--对日本近世经济合理主义思想的考察
关于日本的赏花历史
藤树的儒学受容--以《翁问答》为中心
日本国家主义析论
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及其文化渊源
20世纪日本对外结盟研究
德川初期日本朱子学的变迁
山崎暗斋的政治思想研究
启蒙时期福泽谕吉与康有为的民权思想比较--围绕《劝学篇》与《大同书》
日本历史上的迁都与社会转型--关于中日古代都城的相互关联
论战后日本政府开发援助
文化形态的飞跃--6、7世纪的日本
日本吞并琉球与清代中琉宗藩关系的终结
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与日本国内的政治冲突
近代日本对阜新煤炭资源的掠夺(1908—1945)
原敬外交指导思想研究
日本型“华夷思想与华夷秩序体系”
“和魂汉才”与“和魂洋才”关系论
吉田茂与战后日本的重建
论二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活动
稻作文化与集团意识
试论六至七世纪中叶百济与倭关系
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新秩序形成的影响--以美朝关系为中心
战后朝鲜对外战略研究
试论金九的革命斗争历史及主要思想--以《白凡逸志》为中心
论花郎道的演变及其特征
朝鲜“壬午兵变”与清对朝政策研究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