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日本论文

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及其文化渊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6-9页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第6页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第6-7页
 三、本文的特点第7-9页
第一部分 日本军国主义的核心——侵略扩张思想第9-20页
 一、传统侵略思想第9-11页
  (一) 古代侵略神话第9页
  (二) 丰臣秀吉的侵略实践第9-10页
  (三) 德川时代侵略思想的发展第10-11页
 二、幕末的侵略思想第11-15页
  (一) 林子平的侵略思想第11-12页
  (二) 本多利明的侵略思想第12-13页
  (三) 佐藤信渊的侵略思想第13-14页
  (四) 吉田松阴的侵略思想第14-15页
 三、明治时代及此后的侵略思想第15-20页
  (一) 大陆政策及其影响第15-18页
   1、大陆政策的形成与侵略行动第15-16页
   2、“大东合邦论”与“脱亚入欧论”第16-18页
  (二) 法西斯主义侵略思想略述第18-20页
第二部分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文化渊源第20-43页
 一、神道教——外侵意识的根源第20-25页
  (一) 神道思想与外侵传统意识第20-21页
  (二) 国家神道统治与侵略理论的形成第21-25页
 二、日本佛教——杀人狂的精神动力第25-29页
  (一) 禅宗与军国主义第25-27页
  (二) 作为军国主义战争帮凶的日本佛教第27-29页
 三、日本儒学——日本军国主义的御用工具第29-33页
  (一) 儒学特征与儒学的日本化第29-31页
  (二) 儒学与日本军国主义的理论建构第31-33页
   1、儒学与明治政府理念的军国主义化第31-32页
   2、官方儒学团体为军国主义服务第32-33页
 四、武士道——日本军国主义的传统形态第33-38页
  (一)、所谓武士道第33-35页
  (二)、武士道与日本军国主义第35-38页
   1、武士道思想外化的开始第35页
   2、武士道与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第35-38页
 五、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自西方的理论支援第38-43页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与侵略思想第38-40页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日本的发展第40-43页
补充——日本军国主义可能复活的客观原因第43-45页
简短的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后 记第48-49页
原 创 性 声 明第49页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粮添加苜蓿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维生素E、有机硒对熟化过程中羊肉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