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日本论文

日本国家主义析论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绪论第7-13页
 一、课题由来与题解第7-9页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研究论点、方法与创新第10-13页
第一章 日本国家主义的渊源第13-22页
 第一节 岛国根性第13-16页
  一、集团主义意识第13-14页
  二、自大的民族心理第14页
  三、利己性和排他性第14-15页
  四、扩张主义思想第15-16页
 第二节 文化渊源第16-22页
  一、日本神创论第16-17页
  二、神道与天皇第17-19页
  三、武士道传统第19-20页
  四、家族主义第20-22页
第二章 日本国家主义的形成与特征第22-32页
 第一节 日本国家主义的形成第22-28页
  一、开国与国家主义形成第22-23页
  二、国体与国家主义形成第23-25页
  三、对外战争与国家主义形成第25-26页
  四、民主运动与国家主义形成第26-27页
  五、德国国家主义的传入第27-28页
 第二节 日本国家主义的特征第28-32页
  一、天皇主义第28-29页
  二、家族国家观第29-30页
  三、武士道精神第30-32页
第三章 日本国家主义的表现第32-57页
 第一节 政治表现第32-38页
  一、确立天皇专制政权第32-34页
   1、明治施政纲领第32-33页
   2、颁布帝国宪法第33-34页
  二、大正时期的政治第34-36页
   1、镇压民主运动第34-35页
   2、崩溃的政党政治第35-36页
  三、国家法西斯化第36-38页
   1、军部统治的确立第36-37页
   2、国家总动员与近卫新体制第37-38页
 第二节 经济表现第38-42页
  一、国家主义经济体制第39-40页
  二、军部与财阀勾结第40页
  三、法西斯经济体制第40-42页
 第三节 文化、教育表现第42-50页
  一、文化表现第42-46页
   1、保存国粹运动第42-43页
   2、“日本精神”第43-44页
   3、法西斯文化第44-46页
  二、教育表现第46-50页
   1、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第46-47页
   2、“公民教育”和社会教育第47-49页
   3、法西斯教育第49-50页
 第四节 宗教、思想表现第50-57页
  一、国家神道的建立第50-51页
  二、佛教的国家主义转向第51-53页
  三、法西斯思想的兴起与确立第53-57页
第四章 日本国家主义与军国主义第57-77页
 第一节 天皇与军国主义第57-63页
  一、天皇与军部第57-59页
  二、天皇与侵略战争第59-61页
  三、天皇的战争责任第61-63页
 第二节 国家利益与军国主义第63-69页
  一、亚细亚主义的变质第63-66页
  二、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质第66-67页
  三、侵略扩张只为国第67-69页
 第三节 民众与军国主义第69-74页
  一、军国民教育第70-72页
  二、妇女与军国主义第72-74页
 第四节 国家法西斯化与军国主义第74-77页
  一、国家法西斯化与国家主义第74-75页
  二、国家主义与军国主义融合的最终命运第75-77页
结语第77-81页
 一、日本国家主义的发展轨迹第77-78页
 二、一点思考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后记第84-85页
原创性声明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维生素E、有机硒对熟化过程中羊肉氧化稳定性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下一篇: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烟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