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7-10页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第10-15页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第二章 辽东公孙政权与汉末三国东亚局势 | 第19-49页 |
第一节 公孙度起家与辽东政权的社会基础 | 第19-27页 |
第二节 辽东公孙氏三代与东亚的流民迁移 | 第27-36页 |
第三节 公孙氏政权与东亚各民族之关系 | 第36-4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魏晋十六国时期东北边疆行政体制的变迁:以东夷校尉为中心 | 第49-98页 |
第一节 汉魏东夷校尉 | 第49-54页 |
第二节 晋东夷校尉 | 第54-71页 |
第三节 燕东夷校尉 | 第71-9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97-98页 |
第四章 高句丽向北魏遣使与双方关系的变迁 | 第98-120页 |
第一节 高句丽向北魏遣使的展开与基本线索 | 第98-104页 |
第二节 南朝对高句丽向北魏遣使的影响 | 第104-111页 |
第三节 高句丽王位更迭对其遣使北魏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15-116页 |
附:高句丽向中国南北政权出使情况一览表 | 第116-120页 |
第五章 宋倭交往与东亚国际局势的变迁 | 第120-140页 |
第一节 《宋书·倭国传》与其他文献比对中的若干问题 | 第120-125页 |
第二节 倭讃时期宋倭交往的展开 | 第125-131页 |
第三节 元嘉十五年之后宋倭交往的发展与终结 | 第131-13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37-138页 |
附:宋倭交往中方文献分布状况表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9页 |
后记 | 第149-150页 |